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时间:2022-07-14 02:39:05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运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9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周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综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临床特征以听力下降和鼓室积液为主,是中耳非化脓性的一种炎症性疾病,也是儿童致聋的一个重要原因[1]。当前临床上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时,尚无统一方案。因此,本文探讨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运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58例为研究对象,91例为男性、67例为女性,年龄3-13岁,平均年龄为(7.6±3.2)岁,病程5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1±0.7)年,其中11例为双耳、50例为右耳、97例为左耳,声导抗测试曲线:C型13例、B型130例、A型1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9例。两组患儿的病情、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095,规格10ml),10ml/次,2次/d;运用1g头孢哌酮(生产厂家:海南灵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637,规格1,0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2次/d,并且运用耳膜按摩机按摩患儿的患耳,1次/d,1个疗程为2周。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综合疗法,即运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运用5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041,规格1ml:1mg)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1个疗程为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疗效:①痊愈。耳闷、耳胀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自觉听力,且经声导抗测试检查,结果显示鼓膜恢复正常压力;②好转。耳胀、耳闷症状改善明显,鼓膜恢复正常颜色,且经声导抗测试检查,结果显示鼓室压图有所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2]。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本次研究数据,采用X2对组间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对比进行检验,以P

2 结果

2周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其发病与物理因素或者呼吸道炎症阻塞咽鼓管口,形成中耳腔负压,从而漏出血浆有关。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病因处理尤为重要,对于疑似患儿,应该及时行纯音测听阈、咽腔检查、声导抗检查以及鼻腔检查,尤其是声阻抗测定,与测定中耳功能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制定治疗方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3]。当前临床上在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需要尽早清除鼓室积液,控制中耳负压,使患儿的疼痛得到改善,并且还需要对患儿进行抗菌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感染。地塞米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病毒、抗炎功效,可以抑制变态反应,对细胞因子恢复平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超敏反应导致的损伤得到改善,并且还可以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趋化、分泌以及游走,对过敏原IgE受体进行抑制,使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和巨噬细胞的炎症介质减少,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改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此外,腺体样肥大使咽鼓管咽口堵塞是诱发机械性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对于合并腺体样肥大的患儿,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行手术治疗,从而恢复患儿的听力[4]。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恢复听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尹学金,王选胜.综合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96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8(1):62-63.

[2]唐艳艳.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22(9):39+41.

[3]唐艳艳.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8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4(2):58.

[4]吴锋,胡兵,孟彬彬.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6(3):3944-3946.

上一篇:宫颈环扎术治疗自发性早产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选穴位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