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加气块砌体施工质量的控制

时间:2022-07-13 10:07:00

混凝土加气块砌体施工质量的控制

[摘要] 从原材料控制、砌筑注意事项、抹灰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了新型墙体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以推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关 键 词] 新型墙体材料 质量控制 专用砂浆 抹面砂浆

[Abstract] The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 masonry notes, notes and other aspects of plastering a new wall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all materials.

[Key words] New wall materialQuality ControlSpecial mortarSurface mortar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轻质墙体材料,它因具有轻质、保温性能好和可加工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但由于砌块本身具有的吸水率大,散水性差,干燥收缩,吸湿膨胀等材料特性以及湿法施工中各种因素,容易造成墙体及抹灰层施工后出现开裂、空鼓、渗漏等质量问题。

2.材料质量的控制

2.1材料选择

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在选择材料时应优选干燥收缩值小的砌块。由于原料和工艺条件差异,各厂家的砌块干缩性差异较大,为保证质量,应选取生产工艺成熟,养护条件好,产品质量稳定的厂家产品;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抗压强度等级高的产品,强度越高,其材料的密实度越好,干燥收缩值也会减小。

2.2材料进场

砌块进场后,要分类堆放并明示标志,应尽量堆放在室内,如在露天堆放时,要堆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四周做好排水处理,并要采取遮盖措施,避免雨水淋湿。砌块因强度较低,在运输、装卸时严禁用翻斗车倾卸和抛掷,避免砌块破损。砌块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0m,堆放时,宜保持适当的通风间距,使堆置在中间部位的砌块也能较快干燥,以降低砌块的上墙含水率,保证其砌筑时含水率小于15%。

2.3质保资料

砌块和专用砂浆材料进场必须检验其产品合格证和质保单,对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有监理见证取样,做进场复检。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出炉5-7天的收缩率约占了总收缩的50%,因此要特别检查厂家砌块出炉后存放时间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时如能保证砌块在出炉30天以后才投入使用的话,则可大大减少因为材料干缩引起裂缝的机会。

3.砌筑质量的控制

3.1砌筑前应注意的事项

⑴砌筑前应先将墙体所在的楼地面冲洗干净,按砌块墙顶标高距梁板底200mm作为墙顶斜块砖位置,然后计算皮数,确定导墙浇筑高度,并在墙柱侧面画出皮数控制线(灰缝厚度按10~15mm控制),然后在墙体底部浇筑与墙体同宽度的C20素混凝土导墙约200mm高。砌筑前按砌块皮数和排数,检查并修正补齐拉结钢筋。

⑵墙体砌筑前,应根据施工图的具体要求,结合砌块的模数、几何尺寸,绘制砌块排列图,要求组砌必须要合理,砌筑砌块时应上下错缝,上下皮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50mm或砌块长度的1/3。。

⑶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期间砌筑,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采购砌块进场,有条件的宜将砌块堆放在室内。砌块在工地现场堆放的时间不应少于7天,尽量保证砌块在出炉30天以后才投入使用。

⑷控制好砌块上墙砌筑时的含水率,施工时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0~15%比较适宜。根据经验,在砌筑前24h(隔夜)浇水,砌筑前用小锥敲边观察,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对饱含雨水或浇水过量的砌块不应立即采用。

3.2砌筑中应注意的事项

⑴砌块砌筑是要对准位置、缓缓下落。如果出现偏差,可用木槌轻敲校正。校正时不能在灰缝内塞如石子碎片,也不能强烈震动砌块。砌块就位后进行水平缝和竖缝的原浆勾缝。勾缝的深度宜为5mm左右,以保证抹灰层和墙体的很好咬接。

⑵采用专用砂浆砌筑砌块时,灰缝厚度一般控制在10~15mm。每砌完一皮砌块后应对所有灰缝原浆勾压密实,并勾出5mm左右的凹缝。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挤浆法”或“灌浆法”使竖缝灰浆饱满,一边砌筑,一边进行补缝、勾缝处理,重点做好框架柱或剪力墙与砌块之间的接缝的勾缝处理。

⑶砌体的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时砌筑及其他需要留置的临时间断处,施工缝应留成斜搓,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如留斜搓确有困难时,必须沿墙高度每隔600mm或不大于3皮砌块内设置2Φ6.5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小于700mm。

⑷为消除主体结构和围护墙体之间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收缩裂缝,砌块与墙柱相接处须留拉结筋,竖向间距为500~600mm(根据所选用产品的高度规格决定)。拉结筋的设置方法有:

①植筋(预埋)法:在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相接处,用植筋或预埋钢筋办法,设置2Φ6拉结筋,施工时将砌块的水平灰缝面开设通长凹槽,置入拉结钢筋后,再用粘结剂填实至槽的上口平。

②专用铁件连接法:一般用在框架内隔墙上,使用L形钢制专用连接件,在钢筋混凝土柱(墙)处用射钉或膨胀螺栓连接,在砌块处用2寸铁钉固定。

⑸墙体砌筑时,应严格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施工》施工,当墙长≥5m或墙高≥4m时,墙体必须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如设置构造柱或设置通长水平配筋带。

⑹砌块墙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继续进行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

⑺砌块墙体砌筑至梁板底约200mm时停止,应静置至少7天待砌体变形稳定后,再用同种材质的实心辅助小砌块斜砌挤紧顶牢,塞缝砂浆要填满,不得留有空隙。

⑻对穿越墙体的通风空调管道,在砌筑时要准确预留孔洞,严禁遗漏;在墙体预埋电气配管,可待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用无齿锯切槽,使槽深大于配管直径10mm,将配管在槽内固定牢固,对于管槽较宽较深的部位,应加挂钢丝网加固且采取分层砂浆填补操作。

⑼砌块墙体在窗台与窗间墙的交接处是应力集中的部位,容易受砌体收缩影响产生裂缝,因此,应在窗台处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带以抵抗变形。门窗洞口上部的边角处也容易发生裂缝和空鼓,如门窗洞口大于等于900mm且上部未到梁底,窗洞口上应设置圈梁,门洞口上可设置过梁。

3.3砌筑后应注意的事项

⑴墙体砌筑后,做好防雨遮盖,避免雨水直接冲淋墙面;外墙向阳面的墙体,也要做好遮阳处理,避免高温引起砂浆中水分挥发过快,必要时应适当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⑵在砌块墙体上进行管线敷设和箱、盒安装时,应根据尺寸要求,确定好位置,并弹出位置线,用切割机割开槽,对消防、给水系统穿越墙体的管道,用成孔机在墙体上打孔,并埋设钢套管,不能随意剔凿砌块,损坏砌块墙体。箱、盒安装和线管敷设好并固定牢靠后,将该部位的砌块浇水润湿,用掺107胶的泥砂浆抹实补平,在大面抹灰之前,钉铺密目钢网片,面积较大的暗装箱背面,应钉铺双层密目钢丝网片,以有效防止空鼓、裂缝。

4.抹灰质量的控制

4.1抹灰前应注意的事项

⑴抹灰前应进行基面处理,用修补砂浆将墙面低凹处修正补平,然后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墙面粘结的水泥砂浆、浮灰和污物等,做到“清洁、平整、牢固、无裂缝”。再采用纯水泥浆掺加胶对砌体墙体以及混凝土墙柱表面进行涂刷或甩浆拉毛,表面饱满度应在95%以上。

⑵砌块墙体抹灰前,必须对砌块与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缝隙进行处理,以防止开裂、空鼓,处理时可采用10mm见方的镀锌钢丝网加强,以缝隙为中心,每边100mm,用钢钉或抗裂砂浆固定。

⑶抹灰前,必须对门窗框与砌体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用纤维防水砂浆或聚合物防水砂浆填塞密实缝隙,并涂刷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一层,涂膜厚度不小于1.0mm。

4.2抹灰中应注意的事项

⑴砌块墙体抹灰的时间应根据墙面的干燥程度,宜在墙体砌筑完成7天以后进行,且应在砌体工程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如遇到雨季施工时,砌筑完成和抹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适当延长。

⑵采用抹面砂浆抹灰时,应先隔夜湿润整个墙体表面。施工过程中发现,基底保持10~15%的含水率,抹灰砂浆就不易失去水分,干燥就会缓慢,这有助于墙面与抹灰层的粘接力和砂浆强度的提高,抹灰层就不易开裂、空鼓。

⑶砌体基面抹面砂浆底层抹灰厚度为5mm左右,表面刮粗,与相邻的混凝土墙柱搭接100mm,待抹面砂浆完全干燥后48小时方可进行后续工序的操作。

⑷中层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混凝土砌块材质相适应,保水性要好,内墙砌块墙体进行中层抹灰时可用掺有复合外加剂的专用砂浆,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外墙进行中层抹灰时应用防水砂浆,当设计无配比时,按1:2.5水泥砂浆掺加5%防水粉配置。

⑸在混凝土墙柱面抹灰时,基层面抹灰砂浆应具有一定的强度等级,一般采用1:2.5~3的水泥砂浆,宜用中砂以减小收缩变形,在抹灰前应采用纯水泥浆掺加5%801胶对基面进行甩浆拉毛,以提高水泥砂浆与墙面间的粘结力。

⑹突出外墙面的腰线、檐板、凸窗、空调板等的上部应做不小于3%的向外排水坡,下部做滴水线或滴水槽,滴水槽的深度和宽度不应小于10mm。

4.3抹灰后应注意的事项

⑴外墙从基体表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分隔块的面积不超过16,纵缝间距不宜大于5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不宜大于10mm,也不宜小于5mm,吹除缝内粉沫,嵌填耐侯胶。

⑵外墙抹灰完成后,要做好防雨遮盖,避免雨水直接冲淋墙面,受日照直射墙体,要做好遮阳处理,必要时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5.结语

采用外加剂的专用砂浆,具有保水性和易性较好的特点,对砌块尺寸要求相对不高,砌筑要点容易掌握,成本相对较低;抹面砂浆进行底层抹灰,具有较佳的粘结力,很好的提高了砌块墙体抹灰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刘钢 墙体面层裂缝产生原因调研报告[J].调研报告

[3]朱青 填充墙裂缝试验与分析[D].研究论文

上一篇:建筑工程节能检测关键因素探讨 下一篇:试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