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京龙村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时间:2022-07-13 08:23:04

新农村建设――京龙村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文章从京龙村养猪业的规模化和“猪-沼-密植淮山”工程两个方面,探索了京龙村畜牧业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避免养猪业的风险。

关键词:经济效益;养猪业;规模化;猪-沼-密植淮山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地让农民增加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1 京龙村的新农村建设

1.1 京龙村建设的基本思想

农业产业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走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通过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走向城乡一体化,这些正是新农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京龙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将产业化的发展和养猪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的特有优势,不断探索新思路,推进京龙村畜牧业经济多元化发展,早日使京龙村走上城乡一体化的快车道。在新农村和产业化的关系上,我们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仅供参考,并请指正。

1.2 京龙村养猪业的基本现状

养猪生产在京龙村畜牧业生产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牲猪养殖为主的经济方式已经完成了由量变转为质变过程,规模集约化猪场由2007年的3个到2008年增加到9个,2009年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现在的16个。2007年末牲猪出栏3200多头,2008年年末出栏5800头,2009年末出栏牲猪预计超过万头,占全镇牲猪出栏的1/7。年递增幅度在30%以上。现在全村牲猪存栏仍在3000头以上,养殖种母猪在2000头以上。从散养转到集约化养殖,又由集约化养殖到应用新技术养殖。猪的生产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京龙村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广大养猪生产者所关心的是,要找到京龙村畜牧业现阶段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提高养猪的生产效益、更好地避免养猪的风险。我国生猪养殖将向规模化转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畜禽养殖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行业规模每年保持6-8%的增长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还比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2 养猪业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2.1 规模化的前景

如何发展养猪,养好猪,在猪销售价格低迷的情况下,怎样保护好农民养猪积极性。除国家予以各种优惠政策,用新知识、新技术注入,我们聘请了广西牲猪养殖最高研究单位的专家,为养殖户注入新养殖观念。使养殖专业户充分认识到:(1)养猪属于长线投资,必须以自繁自养为主,既可减少疾病发生,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2)养好猪须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正确使用好矿物微量元素添加剂和中草药添加剂,以提高出栏时间和逐步建立无公害高效养殖基地。

我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观念,逐步接受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使村民在集体中能体现出更高的素质。养猪的经济效益很有潜力,养猪场要想在经营中显示出更多优势,具有更多的抗风险能力,只有扩大规模,达到一个较高的规模水平并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但如果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固定成本将会提高,流动资金需求也会增长,这种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2 “专业合作社+农户”

这种机制就是以一个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经济合作制的形式将专业合作社、基地和农户组织成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进行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表现实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可以这么说,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农村发展,支持农民增收,支持新农村建设。龙头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做到爱农、重农、支农、带农,不坑农不害农、不与农民争利。

在这种新型的合作经济规模化的养猪方式中,由龙头企业牵头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企业负责提供仔猪、提供饲养技术指导并以一定的价格收购肉猪;农户负责按企业提供的科学养殖方法饲养肉猪,使之达到企业标准。农户的加入可延长龙头企业的链条,无形中扩大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规模。由于新进入生猪养殖的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克服大规模养殖存在的壁垒,因此,目前已经实现生猪规模养殖的大型企业将在未来的行业扩张中占据先发优势,在竞争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

2.3 启示

2.3.1 养猪产业发展的方向 10年前我国生猪养殖规模结构,90%的生猪主要是以散养为主。但近两年,随着农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农户开始建立合作组织规模化饲养,统一管理,节约成本。有实力的企业和农户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化饲养方式,养殖方式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松散经营早晚会被淘汰。只有走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提高养猪业的抗风险能力,使其逐步做大做强。可以说,京龙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养猪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模范的作用。京龙村有今天的发展规模,主要是靠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从而使养猪户有了丰厚的收入。

2.3.2 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利益驱动 养殖是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渠道。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养殖获取利益。许多农户看到身边养殖户赚到钱,也转变了观念,并以实际行动加入到养殖队伍中来。

2.3.3 消费者需要绿色安全食品 从而要求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屠宰加工)需要绿色猪源和稳定猪源。所以科学养猪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商品猪场要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生产经济效益,更是离不开广大养猪户的共同努力。

3 “猪-沼-密植淮山”工程的综合效益

京龙村养猪多,沼气、沼液、沼渣也多,按传统生产模式有较大过剩,且又是人多地少岩溶地貌。传统的种养模式的经济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人奔小康需要。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种养,提高经济收入。充分围绕沼渣液做文章在水田上种植优质莲藕,在旱地上密植高产淮山,形成水田为:猪-沼-藕;旱地上为:猪-沼-密植淮山的生产模式。

3.1 增加农村能源沼气的利用,增加了农村能源

沼气可用作生活燃料、照明,沼气发酵残留物可用作饲料、肥料、浸种剂等,农民建沼气池后,解决了农业生产生活中燃料、饲料和肥料的“三料”矛盾,一举多得,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据专家测算,一个8-10m3的沼气池年产沼气400m3左右,能解决3-5口之家1年的正常生活燃料,年可节煤约1600kg,节电约150Kw.h。“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生火拧开关”是农民对沼气新能源效益的真实而生动的描述。

3.2 生态环境效益“猪-沼-密植淮山”是一种科学的治理模式

修建一个8-10m3的沼气池,解决了农民生活燃料,无需再上山砍柴,缓解了农村生活能源,每年至少可节约薪柴2t,相当于封育了4亩山林,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无论山上、山下种林栽果,还是林间、果园发展树下经济,无疑都保护和建设了生态环境。试验证明,施用沼渣沼液的高产淮山,比未施用的年产量要高,且基本无病虫害。

3.3 以养促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为了解决有机肥源,京龙村养殖良种母猪,同时兴建沼气池。利用养良种猪,把猪的粪便放入沼气池,产生沼气,再把沼渣作为肥料用来浇灌种植物,如密植淮山等。这种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是以养殖业发展种植业,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沼渣、沼液是农田、林果、蔬菜、池鱼、家禽家畜的优质肥料和饲料,沼气上接养殖业,下联种植业,从而形成了沼气-养殖-密植淮山-藕生态经济模式,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沼气产业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模式,把农民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节约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其他生产和非农产业领域,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业鲁,马巍,万忠,陈芳.近两年广东省生猪产业跌宕起伏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2).

[2]赵欣,赵有璋.养殖小区在我国绵山羊育种繁育体系建设中的地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3] 曾勇庆.猪遗传改良的策略与发展趋势[J].养猪,2008,(02).

[4]李建华,郭晓令,徐宁迎.猪CACNB1基因定位及对生产性状的潜在影响评估[J].中国畜牧杂志,2007,(07).

上一篇:国外农民职业培训模式综述 下一篇:湖北民营经济金融支持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