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乡镇老年教育 促和谐社会构建

时间:2022-08-07 09:52:00

加快发展乡镇老年教育 促和谐社会构建

摘要:进入人口老年化阶段,发展乡镇老年教育已成为时代的重要使命,文章针对当前慈溪市乡镇老年教育的现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老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看法。

关键词:老年教育重要性;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203-2

1 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性

1.1 老年人需要老年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一般说来,人的一生大体分成以下三个阶段:发育求学阶段、工作创业阶段、养老继续发挥作用阶段。其中第三阶段这阶段大约要20-30年,占人生的三分之一。现在的老年人已经不愁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那么,温饱问题解决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就提到了相对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在安度晚年的过程中衣食不愁,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尤为强烈。

1.2 时代呼唤老年教育

全面推进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当代老年人的素质缺陷,主要表现在科学素养较低和思想情绪被“三感”所困扰。三感即:由于朋友越来越少产生的“孤独感”;因为无所事事而产生的“寂寞感”;由于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下降产生的“失落感”。老年教育则是提高老年人科学文化素养,为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摆脱困扰他们的不良情绪,成为主导社会公共道德楷模的最佳选择。

2 当前我市乡镇老年教育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我市乡镇老年教育主要由镇(街道)老龄委主管,镇成校具体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每月组织1-2次的教育培训,每次50-60人,处于应付状态、走向教育的边缘化。大力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办好乡镇老年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朝阳工程。

2.2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是社会稳定的需要。当前中国已进如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人口老龄化也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加快发展老年教育,使尽可能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摆在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而且庞大的群体,是稳定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搞好老年教育,则是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则是发挥老年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重要作用的有效途径。

2.3 积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

现在我市乡镇老年教育主要有当地成人学校承办,学校领导不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思想认识不足,一般借用1-2个普通教室,以上课形式作些思想政治报告、讲些老年保健,个别乡镇老年教育开设专业特色班,其实当老年人跨进老年教育起,将在那里度过人生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旅程。他们所期望的去处,首先是一个温馨友爱的人际交往地,其次是学一学自己喜爱的专业,发挥点潜能,将余热奉献社会。因此,校园环境很重要,需要有一个不求奢华但较宽敞优雅的学习生活之地。因此要把校园建设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来,从老年人的心境、心情、心态着手,努力建成一个充满人情化、人性化和人文化的校园。

2.4 学员人数少、课程单一

现在乡镇老年大学学员人数少一般50-60人,(除个别比较大的乡镇以外)。招生范围拘泥于离退休干部或老师,把广大的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老年人拒之老年大学的门外。一方面学校的资源闲置,另一方面老年人求学的愿望得不到实现。有的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老是保健、书画、思政三大样。不少老年人反映,乡镇老年大学成为思想政治课、历史课和老年保健课。能不能把当地不同文化、社会层次和年龄的老翁老媪都吸引过来,关键在于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集力。现在的老年人不满足于唱唱歌、跳跳舞、练练拳剑,新时代的老年人也想玩点深沉。他们想学剪纸、戏剧等中国传统文化;想玩玩摄影、电脑、股票等现代玩意;想学文学、诗词、历史等知识来陶冶自我:因此乡镇老年大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地适应老年人的需求,开发课程,努力使老年人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知识老人、快乐老人,健康老人,有作为的老人。

2.5 老年教育要很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教育有显著的社会性、先进性和服务性。而其显著的特点是服务性。老年教育最根本的宗旨是为老年人服务。老年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人性化服务。

――课程设置要依据地方特色和老年人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来确定学科专业。了解老年人的学习兴趣,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开设老年人所喜爱的专业课程,制订符合老年人实际的教学安排,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对于适合老年人长期学习的功课,还可以办提高班、研究班。有条件的还可以文化团体,团结凝聚一些老年人。

――教学方法要符合老年人的特点。老年学员共同的特点是社会阅历丰富,自主意识强烈,理解力强,记忆力差。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采用灵活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用“探讨式”、“启发式”、“互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并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管理要体现人性化服务。老年教育的管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班委会”的建设,调动老年学员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老年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有较深的文化知识功底,对老年学和老年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老年教育工作有较高的认识,对老年人有深厚的感情,有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的思想。

――满足老年学员“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需要。乡镇老年大学是推动老年学员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助推器,这也是乡镇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眼下的老年人不但有“求知求乐”的欲望,更有“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乡镇老年大学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参与不同种类的社会活动,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搭建舞台。可组织学员送文化到基层,为群众写对联、表演文艺节目,与官兵联欢,为学生做传统报告;老年大学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体育活动和一些大型庆典活动,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许多老年大学参与当地的政治文明建设,参与民调,进行普法宣传,为当地的发展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做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等。

作者简介:胡志江(1975-),男,汉族,浙江慈溪人,就职于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研究方向:农民教育、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

上一篇: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下一篇:重视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