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型增长极

时间:2022-07-13 07:26:05

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型增长极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大区,闵行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别是“十二五”时期,闵行区“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深化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能为闵行区新一轮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

2011年闵行区纳入统计的软件企业共116家,较2010年的104家有所增加,其中认定软件企业89家,非认定软件企业27家。全区软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21家,其中主营收入过亿元7家(英特尔收入超1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34.6亿元,占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的88.9%。软件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支出为9.28亿元,占92.8%。全区软件产业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5.3亿元,占98%。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闵行区制订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提出到2012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形成10家年产值达到亿元的企业,2~3家龙头企业的年产值突破50亿元,培育2~3个国际知名的民族品牌,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左右的三年发展目标。

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基地建设。一是紫竹园区。紫竹园区升级为部级高新区后,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近年来加快推进紫竹研发基础一期招商和项目落地,吸引了微软、英特尔、英孚瑟斯、东软、微创软件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启动了国家网络视听基础建设,一期4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已开始建设,将为上海市“十二五”时期软件内容和信息服务业做出新贡献。

二是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重点发展计算机整机研发和制造产业、第三代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其中863软件孵化器基地吸纳了上海市软件技术中心,聚集了万达信息、众恒信息等软件企业。

三是借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的契机,对接浦东陆家嘴建设国际金融灾备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推进国际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园区建设,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借助第三代移动通信(3G),建设国际电信增值服务开发和运营产业园区,打造闵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园合一”的新型增长极。

加大对本土小企业的培育力度。以专业孵化器建设为抓手,建设新兴产业集群。闵行区的863软件孵化器是一家专业软件孵化器,至今已培育了一大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上孵孵化器(加速器)于2011年设立,如今也吸引了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服务业企业,其中通路快建公司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采取类电子商务的模式,帮助企业建立销售和合作渠道,发展速度较快。莘闵留学生园区也培育了一批软件服务类企业,其中华师京城通过与华师大合作,已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教学软件和网络教育企业。

推进“智慧闵行”建设,带动产业发展。闵行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设“智慧闵行”的任务。2011年,闵行区委托IBM做了“智慧闵行”框架顶层设计,提出了“感知民生、互联信息、智能管理、共享共用”的愿景。围绕闵行“十二五”发展主线,着力推动城市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的信息化应用(包括46个项目)。目前已制订了“智慧闵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加强政策引导和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上,闵行区设立了7亿元专项资金,对市政府支持的项目进行配套支持;出台了《关于建立闵行区“大招商”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形成了以“重大扶小”为重点的“大招商”政策体系,以腾地为抓手确保先进产业项目落地和供地机制,以及以协调和服务为保障的“大招商”良好环境;2012年,闵行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现化服务业发展重点之一,并将设立专项资金,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强用地保障,促进产业发展。

尽管闵行区近几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猛,但仍存在不小差距: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有待提高;骨干企业不多,在行业的影响力有待增强;企业分布较散,产业聚集度有待提高;基础性工作薄弱,管理和服务有待增强。

为此,闵行区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上应大力加强以下工作:

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进度。重点推进紫竹网络视听基地建设,推进民用航天基地中北斗导航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七宝、莘庄等商务区建设。协助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推进助虹桥商务区建设,提供更多适合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发展的载体。

加大招商和项目落地力度。充分利用全环产业分工转移机遇,发挥闵行城市能级优势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优势,重点引进一批在全球和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服务,优化政策行政审批流程,促进一批企业开工建设。加强与通信运营商的协调,争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属地化。

最后,还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育。继续扶持孵化器、加速器发展,并以此为抓手,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培育出一批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兴产业集群。

上一篇:服务开发并举 打造全能园区 下一篇:立足创新科技前沿共谱“智慧城市”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