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3 10:38:35

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日渐成为教师的主要工作环境,教师必须学习、掌握、驾驭新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化教学过程开发新资源,促进教育资源的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笔者主要阐述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前和应用后的情况,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中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护理学基础 教学情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58-02

目前教学的各个环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与挑战,在反复的摸索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让自己和学生都成为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受益者。

一、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教育信息化主要就是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在教学中广泛合理应用,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信息化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的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重视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完成教学。

二、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职业教育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突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问题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观念,强调以护理程序理论为框架的教学模式,强调将实践融入到相应的理论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将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有机融合。若有效培养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就应该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应用信息技术前的教学情况

(一)学生情况

在应用信息技术前的教学状况总体上是比较传统和单调的,学生日复一日的面对的是老师的面孔、教材、黑板、板书,老师一味地灌输让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主动的思考,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课堂气氛表面看似活跃,但学生回答只是表层思维的活动,缺乏思考的深度,久之,学生的思维被僵化,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被动学习,面对考试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背诵,不善于将知识点融会贯通,不能形成立体的知识框架,不能讲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尤其是在考核的时候,不能举一反三。机械的记忆造成了不能将知识点应用,这种循环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二)教师情况

在应用信息化教学之前,老师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式和示范式,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工具就是黑板、粉笔、黑板擦、教案,上课示范自己的操作,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复杂的知识点,只能用语言或在黑板上绘图,让学生自己去联想,无法生动、直观的表达。这种单调、刻板的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的墨守成规,惯性思维,不愿意接受新事物,造成了老师不善于应用教学资源,制作课件的能力、多媒体应用的能力都寻在不足和欠缺,甚至是空白,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中徘徊,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

四、应用信息技术后的情况

(一)学生情况

应用了信息技术后,传统的课堂改革后注入了许多鲜活的元素,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被充分激发。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被充分的调动。学生真正的理解记忆。比如说鼻饲法,意识清醒的病人当插管到咽喉部位的时候,要嘱咐病人做吞咽动作,同学只能根据解剖学知识来理解和想象,无法深刻的记忆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但是如果用了动画,直观、形象的展示了会厌软骨遮盖气管喉口,这样学生理解的会非常深刻,抽象的知识点简单化、生活化,这就是信息化技术的力量。尤其是这些《护理学基础》的操作,用语言很难描述,但是信息化教学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了主动学习,能够团队合作、自主探究,主动的去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并结合学生的现状,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会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激发了表现欲,学生们更加畅所欲言。

(二)教师情况

为了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善于运用教学资源,如学习新媒体课件的制作,课件直观画面的设计,动画的制作等。在《护理学基础》的实训课上,教师可以将一些操作进行影像资料的收集和反馈,比如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细节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可以从细节上观察,更快的掌握新技术。比如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用动画就会解决长篇大论的知识点,更快的化解难点。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盲目地模仿和改变,必须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之后,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也在不断地积累经验,教师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教师由理论保守型成长为综合创新型。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掌握好度,并不是将课堂交给了多媒体,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充分地应用信息化,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恰到好处的应用多媒体。

信息化技术为《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带来了活力,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绝对不能盲目,应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信息化教学,最大化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的优点,但是也要克服一些不足和排除一些弊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了情感的交流,虽然教师应用多媒体的能力加强了,但是在教学设计、板书书写等方面会存在一些惰性,尤其是新教师会忽略某些传统的业务能力的学习。目前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应该是利大于弊的,但还是摸索阶段,教师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反思,要通过多种渠道得到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的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牵动项目课题

课题名称: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XMKT-XX-039

上一篇:浅谈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下一篇: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