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幽默的巧用

时间:2022-07-13 09:25:09

谈数学教学中幽默的巧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据调查显示,未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是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幽默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教学幽默也是教师的教学机智与创新能力的展示,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的教育功能。

一、 引用“拟人”,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都爱看童话故事,是因为这种体裁中,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拟人化”的数学教学语言,可把一些抽象的教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在知识的形成,方法的思考、问题的解决、规律的揭示等过程中。因此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深奥的数学道理,教师可以通过拟人化、形象化的手法,化繁重沉闷为轻松活跃,化复杂深奥为通俗易懂,化单调乏味为丰富多味。这样可以使课堂变得风趣幽默,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解答一道“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数头共有84个,数腿总数190只。请你算一算,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

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学生在想,如果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那就好办了。于是,教师说:“我命令,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

全体学生大笑,个个睁大眼睛。

“现在,鸡与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只腿呢?”

“84×2=168(只)。”学生齐答。

“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只腿呢?”

“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就叫了起来。

“这22只腿到哪里去了呢?”

“被兔子提起来了”。

“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

“有11只兔!”许多学生欢叫着。

这样一个抽象而枯燥的题目,在活泼、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变得那么浅显、生动而有趣,犹如满天迷雾被太阳驱散,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教师的幽默与风趣,令学生们发出了愉悦欢笑。

二、借用“比喻“,开启学生心智

现代心理学家告诉人们: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打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便于学生记忆和巩固。教学幽默常常富于启发性,学生要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想象才能会意,笑过之后,再深入思考与想象,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不少学生总是把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数位混淆。为此,我从军事题材的电视中得到启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做法如下:把百分号比作“士兵”,将军来检查站岗放哨的士兵,士兵从岗上下来向右跨两步敬个军礼,看作“添上百分号,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将军走了,士兵退回两步重新回到岗位上,看作“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结合师生的动作表演,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与掌握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再也不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位数而困扰了。

数学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陌生的,但生活对儿童来讲是形象的、熟悉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语言描述、动作演示的方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并富有情感色彩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枯燥单调的数学就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从而有效地固定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中,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三、利用“陷阱”,拓展学生思维

布贝尔说:“教师绝不可以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教学幽默就能创造出这种“健康的气氛”在笑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与仅有教师反复叮嘱或学生机械重复练习相比,学习的知识更容易记忆和巩固,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后教师用小黑板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先分小组用竞赛形式进行回答。结果,几乎每个同学的计算都是:8×6=48(平方分米)。学生个个喜形于色,等待老师宣布正确答案和获得冠军的小组。教师看后幽默地说:“你们都掉进我设好的陷阱里了!”全班一片震惊,沉默了一会儿后,教师让他们共同探讨为什么这样算是错的。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后,找到了病因: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用底乘底边上对应的高,而不是一看见底和高就相乘来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地掌握了概念公式,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巧用“评价”,优化学生个性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因此作为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地对待,冷静地处理,把学生的这些非预设生成尽可能转化成为自己教学服务的资源,化尴尬为精彩。那么,当意外发生时,特别是当学生回答你的一个问题时答案离目标比较远,你又应如何应对呢?教师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性格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以新的眼光去看生活”增强学生的幽默感并进而优化其非智力因素。就拿《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在讨论“当a代表老师的年龄时,如果老师想长寿一点的话,a可以代表哪些数呀?”这一问题时,有学生喊:85岁、90岁等,这些都是比较合理的;可有一个学生大声喊道:1000岁。很明显,这个答案离实际太远了,也许他是出于好心希望老师能健康长寿;也许他就是喜欢恶作剧,故意在课上给老师捅娄子,如何评价呢?是批评他恶作剧,明确指出他的答案是错误的,很明显会破坏当时的气氛,打击他的自尊心,也许他就是希望老师健康长寿呢?那么肯定他的答案吗?那明显又是违背常理的,一句“哈哈哈哈,那老师不成了千年老妖了吗?”既维系了当时活跃的气氛,又用幽默的语言含蓄地否定了这位同学的猜测,让他明白常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风趣的教学语言既是课堂的调节剂,又是兴奋剂,它可以增强课堂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燕南洛溪小学)

上一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下一篇: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