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时间:2022-07-13 08:51:23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从2009年开始,我国科技部就启动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加强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衔接的基础上,围绕强化科技工作的整体布局和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推进规划的战略研究和文本编制工作,先后组织完成了中央规划建议中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科技研究,成立了规划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组织开展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检查评估,部署了发展思路的十五个专题研究,启动了专项规划和领域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加强了与部门和地方的会商沟通,召开了高层的专家座谈会,开展了面向行业和地方重大科技需求建议等工作。目前国家“十二五”的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结构基本确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文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十二五”科技形势需求的把握与判断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看,科学技术加快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确保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竞相争夺科技型创新人才,气侯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正成为国际博弈的新焦点,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的形势需求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仍处于重要的跃升期,但与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提出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国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创新资源的配制效率还不够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面对国外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走上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根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攻占科技的制高点,围绕民生经济点,突破改革制高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经济社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自主创新是面向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努力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以服务国家为目标,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高效配制和集成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开放的环境下,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工作要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切实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科技支撑、星火、火炬等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争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创新型国家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的选择既要体现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突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的需求,国家考虑从以下八个方面强化任务的部署:

一是加快组织实施科技的重大专项。科技重大专项是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的重大战略的跨越目的,“十二五”期间要加强整体推进,强化相互支撑,促进协同发展。按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四个板块系统部署,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统筹协调与系统集成,进一步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举国体制,建立符合国情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监督机制。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物种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重大产品、技术系统产业体系。

三是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十二五”期间,要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的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实施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干细胞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计划,加强对前沿技术研究,在蛋白质组学技术,纳米技术,全光通讯网等战略方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激励和创新服务平台,在重点学科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要加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深化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五是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科技汇集民生改善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源控制,制定应对气侯变化科技行动规划,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

六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要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杰出科学家建立科学家工作室,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企业、创业科技人才队伍。高度重视管理人才以及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七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着力解决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的障碍,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结合,建立完善现代院所制度,加强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在继续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序流动,完善科技的政策法规,强化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优化科研环境的建设。

八是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科技的对外开放,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开放,是适应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要大幅提高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坚持对等开放和有效管理的原则,逐步加大国家科技计划的开放力度,深化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重大疾病、公共安全等全球性重大科技问题的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提升我国参与重要科技标准制定的能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建立国际技术转移的示范点,扩大科技的对外援助,加大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力度。

当前科技部正在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规划建议,进一步完善规划草案,下一步将深入完善实施沟通协调、战略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继续组织调研和专家研讨,认真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各派的意见和建议,征求部门、地方的需求建议,开展面向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的咨询活动以及社会的建言献策活动,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科技与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组织编制好国家“十二五”的科技规划,更好的推动国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上一篇:怎样抑制通货膨胀 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下一篇:在第二届紫光阁论坛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