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

时间:2022-07-13 07:37:09

浅谈我国出口退税政策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7-0157-01

摘要:本文从出口退税政策运行、出口退税机制、管理等方面分析,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机制

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主要问题

(一)出口退税机制问题。

出口退税机制不完善。出口退税机制有效运行需要具备财政负担均衡、出口产品结构最优、税企权责对三个基本条件。政策是机制的外化,机制是政策运行的机理。需要把政策与机制融为一体,达到良性经济运行状态。

(二)出口退税政策执行问题。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幅度大、次数频繁。自《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对新税制条件下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税或免税作出明确规定,随后多次对其进行调整。这不利于宏观调控,也不利于微观规划,更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长期规划。加之,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具有“回逆性”,政策调整后,要上溯到以前某个时间开始实施,影响退税工作。

(三)出口退税政策制定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为:目标不明确,制度中存在不公平政策,税率不一致。不合理的过渡措施和优惠政策使少征多退现象屡见不鲜。征退税率不一致导致少征多退现象与多征少退的现象并存。 “征多少退多少,不征不退,彻底退税”的基本原则在实施中遇到困难。

出口退税政策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目标明确为“公平税负,鼓励出口”。我国出口退税政策承担主要有以下四个目标:影响汇率,即汇率目标;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目标;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即贸易目标;平衡财政收支,即财政目标。

出口退税政策不统一。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贸易方式采取不同的退税待遇,造成实际税负不公。我国现行出口退税主要三种方式:对无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采取“先征后退”的办法;对有进出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和委托外贸企业出口采取“免、抵、退”的办法;对外贸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其他外贸企业出口按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应退。

(四)“免、抵、退”税政策管理问题。

根据“免、抵、退”的政策原理,已退税额来源于抵扣不完的进项税额。在已退税额一定的情况下,“免、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合计应该成正比例关系。但在实际中,如果企业在申报时少报免税进口材料组成计税价格,导致“免、抵”税额虚增假象,凸显出口退税政策法制管理问题。

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制定出退税政策。

统一出口退税政策,消除企业税负不等现状。对不同企业、贸易方式分类,逐步完善退税方式,解决征退税率不一致问题。采取积极财政措施,解决欠退税问题,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确“公平税负、鼓励出口”出口退税政策目标,恢复出口退税政策基本功能。

(二)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重新调整增值税收入及其超收部分的分享比例,可以加强地方可支配的才力,适当调高地方的分享比例,减轻中央财政负担;重新确定增值税收入分享比例,增强地方财政负担出口退税能力,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达到财政负担均衡;围绕出口产品结构优化、财政负担均衡、税企权责对等这三个基本方面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有区别地调整退税率,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国家限制出口总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

推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明晰政府与企业的权利边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谁出口、谁受益、谁负担”机制。

(三)加强出口退税法制化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切实加强管理。现行的“免、抵、退”税管理涉及征收机关、退税机关两个主体,责任不明,效率不高。采取分阶段措施,逐步解决,促进征退税率保持一致。

建立完备行政法规体系。“免、抵、退”办法全面实施,建立全面系统、高层次的“免、抵、退”税行政法规体系,出口退税工作应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内、外部环境,建立责任分担体制,提高管理质量。各个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优化“免、抵、退”税管理的外部环境。通过宣传活动协助企业提高申报意识和办税水平,督促其积极收集有关单证、建立科学、严密的出口退税计算机信息监控网络,争取出口退税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计算机联网。

(四)有效执行出口退税政策。

维持出口退税调整幅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适量减少调整次数,使其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达到促进微观企业发展的目的。在微观方面,要让企业能够接受这种合理的调控幅度,并使企业根据适合理的出口退税政策制定企业自身中、长期发展目标,扩人出口,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在宏观方面,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平衡收支。

参考文献:

[1]柯武刚,史满E制度经济学一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何元贵.国际贸易中山大学出版社.

[3]柴今.退税政策需要调整.经济日报2003.07 28.

[4]剧其仁.金融危机下中国应该做什么南方周刊.2008.11.6.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下一篇:以法社会学为视角浅析新婚姻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