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创新模式还是夯实基础

时间:2022-07-13 02:34:06

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创新模式还是夯实基础

摘 要: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培养人们的素养、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地探讨创新模式,但真正做到创新寥寥无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追求创新,但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创新,在传统文化与基础语文教学方面,学校、老师应该探讨如何夯实学生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93-01

语文能力是学习并且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培养人的素养、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初中语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除了增加字词句的基础学习外,还注重引导、培养学生基本的思维能力,说到底初中语教学依旧属于基础教学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创新”如病毒一般入侵各行各业中,我不否认创新带来的益处,但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创新,尤其在传统文化与基础语文教学方面,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小学一窝蜂地掀起了创新教学模式的风潮,创新真的可以包治百病吗?我们真的是在创新吗?,还是顶着创新的名号做文章呢?不管是什么情况,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应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谈及创新,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一、对当前语文教学论文中“创新”模式的解读

在知网中输入“语文教学创新模式”的关键词,出来很多这方面的论文,尤其是2011年左右,周冈《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陈阿雅《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盛波《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创新分析》等等,有些论文还被很多人引用,如陈阿雅探讨的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没有抓住创新二字进行分析,文中提到的增加课外活动实践、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等等方式,这些都是新课程教学的内容,相反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情景教学算是一种创新教学模式,但行文中只是略带提过。[1]

笔者认为情景教学可以称之为一种创新,这两年来很多学者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职院校都有情景教学法的探讨,情景式开放的教学确实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培养,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情景教学在中国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还无法被广泛地运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传统的家庭教学,传统的幼儿园、小学教育使得大多数孩子习惯了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需要时间、知识量等来适应情景教学,更重要是时,中国基础教育信息量巨大,学生、老师们都面临着升学压力,因此,当前一些老师采用情景教学仅仅是作为学校“节目”,供校领导听课、开公开课所用,且前期进行了彩排、演练,节目结束了,老师和学生们又回到正常轨道。

可见,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也仅仅是一种口号,很多老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也仅仅是蜻蜓点水,或者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中国教育改革犹如社会制度一样,虽然比之前进步了,国家地位、环境有了向好的趋势,我们依旧处于初级摸索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力量、方法来夯实基础,而不是摸索创新教学模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重在夯实基础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他们已初步具备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对学习有了自己的认识和选择,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素养的不够容易造成其走向不正确的道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语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语言、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还承载着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培养学生高尚的精神文化。余秋雨先生认为:“如果在精神价值上一直缺少正面归向,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会失去魂魄。”[2]精神文化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体现,更是一个社会整体素质的显现。

初中学习教学贵在让学生们深刻里理解、体会书本中,书本之外的传统文化知识,本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主,整套书由三十五个主题单元、十个专题以及六部推荐阅读书籍组成,包含着丰富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民俗文化、文艺知识等等,李协彬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一文中认为“选文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一个亮点。[2]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多么地重要。如此浩瀚博大的传统文化知识中,语文教学怎么样才能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纵然传统私塾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确实不可取,那么老师们应该学习带领学生学习呢?

本文强调初中语文教学种在夯实基础,我认为首先老师文化知识基础要牢固,不仅要精通书本知识,还要了解打破专业壁垒,了解各种文化知识,才能拓宽教学的宽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突破“文字教学法”, 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运用图形、声音等等各种形式,打破文字壁垒,遵循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到具象的学习方式,各种课程知识都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理论总结,传统文化更是从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将这些知识具象化,再通过比较、总结等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文化知识的距离,从心灵上激发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才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仅仅追求创新教学模式,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配合老师提高教学能力,学生们自然能掌扎实到掌握各种知识。

三、总结

创新是各行各业追求的最高标准,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基础,尤其是初中语文基础性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夯实学生的基础,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地学习文化知识,这与教学模式虽然有分部不开的关系,但在当前中国新课程改革处于刚起初,学前教育方式并未改变,中国教育依旧以面临升学压力的实际现状下,只有扎实地掌握了语文知识,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如鱼得水。

参考文献:

[1] 陈阿雅.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J].课改前沿.2011:210.

[2] 余秋雨.北大授课:中华文化四十七讲[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3

[3] 李协彬.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4.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试探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