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养成的思考

时间:2022-07-12 11:51:06

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养成的思考

摘 要: 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阅读极为重要。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英语教师及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生 阅读习惯 阅读问题

阅读是英语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将阅读教学放在首位,并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正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

1.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从学习的角度说,“读”是其他“三会”的基础。目前在农村中学学生所处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增强语感,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2.用英语流畅地表达思想,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对于生活在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用英语思维的确较难,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英语初学者要养成经常朗读的习惯。在农村,许多学生到了中学才接触英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教师要进行朗读方面的训练,绝不能放松。朗读的作用在于:(1)培养阅读的基本技巧,如训练眼球在阅读有节奏地活动,有意识地扩大学生在阅读中眼的视距。(2)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朗读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途径。因此,每天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或教师提供一些精彩范文、谚语、英语小诗等让学生练习诵读,有利于英语阅读。

2.英语课堂上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引导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特别要注重课文讲述中,默读、领读等的配合。首先,导入新课后,限时让学生默读,读后让学生快速给出导读中问题的答案。在这个阶段中,可采用小组抢答形式,多让学生发言,暂时不给出答案,等一定数量的学生答过后,教师再做总体评价。这样既可以面向全体,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回答一些表层知识理解性的问题。最后,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后,让学生跟着录音磁带朗读课文。朗读后,教师进一步做深层次理解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一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3.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材料的欲望。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离不开应用,如果单纯依靠课上45分钟学习英语,显然不够,必须加强英语课外阅读,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有见到英语书报就想看的欲望。初步养成经常看英语书刊的习惯,包括漫画,幽默,以及与英语有关的刊物。对学生来说,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材料的种类及其内容,因此,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材料是首要大事。在把课文作为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合适的和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一方面,阅读材料应该集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时效性于一体。另一方面,材料阅读的难易度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逐渐确定,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但是不能完全使学生轻易完成材料阅读,要适当设置难点材料阅读,让学生动脑筋阅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从而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享受,不是呆板地读文章,而是欣赏文章。

4.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事实表明,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就越能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在阅读理解时,若对源语国一些特有的习语、典故或惯用法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会望文生义,或产生歧义,从而形成阅读障碍。扩大知识面,多掌握了解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人物传记、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知识,对提高阅读速度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进行非英语阅读,也有助于英语阅读速度的提高。

5.保证阅读时间。教师除在英语课堂上定期安排阅读训练外,还应该安排每天20分钟左右的课外英语阅读活动,让学生随身携带一本简单易懂有趣的英语书刊,为鼓励学生多阅读,可把读物化整为零,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三、解决英语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慢读可能是初练英语阅读的时候材料过难,以致养成慢读的习惯。

2.声读也叫唇读,是读者在阅读时低声读出声音,或不出声的伴有唇部动作的默读。事实证明,阅读速度缓慢一般是因为读者采用了某种声读的方式,所以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自觉地改变这种习惯。

3.指读是读者为了在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常常用手指、铅笔、尺子等指着一个个字或放在这些字的下面阅读。指读减慢了阅读速度,同时也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因此,阅读中一定要克服这个毛病。

4.译读是有些学习者在阅读的同时,习惯性地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浪费大量时间。

5.回读又叫返读或复读。如果我们在阅读中遇到读不懂的地方便多次返回重读,既会影响速度,又会影响理解。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会出现一些问题,并出现反复现象。老师可以更深层次地思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赵荣基.农村初中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运动心理障碍的分析与诱导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拉缸”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