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充满个性

时间:2022-07-12 05:39:04

让语文教学充满个性

【摘要】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生命不息,就应追求不止。任何一个爱语文教学,有强烈敬业之心的教师,都应把形成教学个性作为自己人生事业的航标,用心血填充自己奋斗的轨迹。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0-094-01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可悲的是把学生变成操练机器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架操练的机器,没有了思想,忘了什么叫真正的语文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变成‘教参’的传声筒,倒霉的岂止是学生。”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跳出三界之外”敢于“越雷池一步”让自己的教学充满个性

1. 追求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在字、词、句、章、语法修辞逻辑上细致分析,而忽视了诵读,必然会破坏了原作的优美意境,学生听来定会味同嚼蜡。第一次教朱自清的《春》,我就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学生反应平淡,课堂如一潭没有丝毫涟漪的死水。而第二次教这课时,我从这篇文章景美、情美的个性出发,注意意境的创设和诵读训练,特别是辅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始自终沉醉在草绿花香、秋风细雨、牧童短笛所吟唱的美好春天中,整个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维活跃。

不管哪一篇文章,都是作家感情和个性的凝结。语文个性教育,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对一些名家名作,可以选点突破,突出个性美。

2. 做一名有教学个性的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要让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很多时候,教师对名家的迷信,对教材教参的迷信,对程式化教学模式的迷信,是课堂死气沉沉的重要原因。

对名家的迷信,会导致我们自己关闭自己独立思考的大脑,一切依照名家的“说法”和“做法”。迷信名家的结果是没有自己的东西,也就失去了个性,离开了个性,语文课就谈不上“灵气”与“活力”。名家的方法可以借鉴,但不能全盘照搬,毕竟你的教学个性与别人不同。我们有的老师长于朗读表演,有的长于写作,有的长于用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有的长于用充沛的感情感染学生。如果某位名家教学个性风趣幽默,一个严肃呆板的人硬要照搬这种风格,只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下场。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有个性的教师,要不迷信别人,敢于亮出自己的个性来。如文言文的教学,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沿袭“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的原则和翻译+古汉语法讲座”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吸取我国古典文化的营养。我在教授文言文时,就敢于打破这种模式,根据不同的课文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教授。例如教学《核舟记》,我采用了对联法,根据课文内容,我出了上联:“构思精妙记忆灵怪王淑远刻奇巧物”,这上联,既突出了核舟雕刻工艺“奇巧”的特点,又赞扬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和构思的精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上联,进一步阅读理解课文,并结合本文的阅读重点和写作特点,对出下联。这样设计,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课堂充满活力。当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得到肯定,我对的下联“说明有序语言乖巧魏学伊撰传世文”予以公布时,课堂气氛空前融洽。

因此,做一名有教学个性的教师,千万不要成为拜倒在名家脚下的奴隶、演绎教材教参的道具和某种僵化教学模式的工匠。

3. 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以“情感教育”为支点,挖掘教材潜在的经典美和语言美,可唤起学生对爱和生命的珍惜。新课标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技术,活人塑造和大理石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的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用的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重视每个人的独特感受。

我就《背影》一文谈谈,一曲《父亲》的歌唱牵引学生争先恐后的诉说心声,我班学生彭鹏、曹雪晴在讲与外地打工的父亲车站分别那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把泪的故事时,全班随之啜泣。此时,一种感动笼罩了整个课堂。然后对同学们说,现在你想对文中的朱自清说些什么呢?显然这是符合孩子们此刻表达意向的,学生顿时纷纷坦白内心。

我会说:“请你学会善待父亲,父亲这么爱你,你能辜负他吗?我相信逆境更能塑造你的坚强……”我会说:“嫌弃父亲,你才不是男子汉。”……我又接着问:“你想对文中父亲说些什么呢?”“父亲,你真勇敢”“父亲,你把爱全部给了儿子。我真感动。”……我觉得语文教学不仅应该停留在文本本身,还应该联系学生自身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材的价值。

这时我就表扬了学生,大家刚才说得很棒,还适时把掌声送给了学生。用鼓励这架天梯促使学生永远向上一直是我崇尚并实施的教学法则。接着我就把亲切的语言送给学生:“有没有人想在今天放学后对自己父亲说点什么呢?”

孩子们开口了,“爸爸,我今天才理解了您,我爱您。”

“爸,我长大了,您却老了,我真难过。”

“爸爸,我再也不会嫌弃您没挣大钱。”

“爸爸,远方打工的您一定要注意身体。”

“爸爸,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决不辜负您,因为是您给了我生命……”

“爸爸,特别感谢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明天我一定送给您一个成才的儿子,当我有钱时我一定好好的报答您……”

自身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蕴藏着无穷审美因素,让学生用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来感悟作品中传达出来的那份情感,从而正确区分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进而使他们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层次得到提高,使他们超越了人的局限,超越现实功利的束缚,懂得了人性美。这样,学生的个性就会渐渐丰腴起来。

上一篇:铸造教育质量之剑 下一篇:用尊重引领学生“会学、要学、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