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效率

时间:2022-07-12 12:53:35

应用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效率

全新的信息技术已冲破校园的围墙,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使教育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大大提高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研究信息技术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力,与其他任何一种教学研究一样,都离不开对思维的研究。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主要有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这两种思维的理论为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对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而网络环境则为两种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在校园网络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工具平台非常多,如可以利用汉字输入和编辑排版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意义建构能力;利用几何画板和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利用信息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表达能力与品质;借助网页开发工具,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获取、组织能力等。

这必将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教学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创造出生动的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

“什么都能代替,唯有思维不能代替”。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勇于猜想,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校园网络带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就此,我们对网络学习教学班和普通教学班进行了对比测试,对于同一应用题,测试结果如表1。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运用于教学,增强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数学是能使孩子变聪明的学科,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我们在数学课上引入网络教学,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怎样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发展。因此,我们须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其最大优势。

二、电子白板的引入,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电子白板,可以看做是一个巨大的电脑显示屏,它与电脑、投影相连接,即可展示所有的电脑画面。但它又不仅仅是显示屏,配合电子教鞭(笔),你既可以在白板上操作电脑,还可以实现写、标注、保存、输出、网络接入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库,使教师轻松找到包括教具、背景、图片、音响效果、课件等在内的各种资源。为增强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电子白板引入课堂教学,为数学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电子白板的引入,是多媒体教学发展的又一阶段,其强大的交互功能及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数学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为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学校在两种思维理论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于2003年设置了笔记本电脑实验班,该班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各个学科的老师都会结合授课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尤其是数学课上,这样的整合会更加突出。

比如,学习5的认识,学生可以插入5个苹果或5个桃、5辆汽车等,然后教师拖动鼠标把5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边分边说:“5个苹果是由左边的1个苹果和右边的4个苹果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的”;再次拖动后继续说:“5个苹果是由左边的2个苹果和右边的3个苹果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的……”随后让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图意。

如此教学活动进行了三年后,我们在数学课上对该班学生与两个普通班学生进行了对比测试。数学学科测评点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逻辑推理、思维发散能力三个方面,测试的统计情况如表2。

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同学整体优于对比班的同学,两者存在差异。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有差异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从测评点来一一进行比较。

从表3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实验班的测试数据明显高于两个对比班,特别是从逻辑推理和思维发散能力这两方面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说明实验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在绝大多数学生能用两种及两种以上方法解答应用题,思维非常灵活。说明经过三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实验研究,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立,使教育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我校在2008年建设了数字化校园系统,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资源,并提供自我检测工具。在“作业诊断系统”中,“在线作业”主要针对电脑班和在机房上网络教学课程的班级,反馈题目为标准化试题。在线作业可以使师生马上获得反馈结果,并进行针对性的在线练习。而对于非标准化试题,系统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输入方式,答题结果录入系统后,便于任课教师统计学生上交作业情况和题目的出错率,评判作业质量,并根据作业情况编写作业日志。每位学生可获得一份个性化的错题本,孩子、家长可随时查看错题本。学生可以利用系统自行进行“强化练习”,而这份练习是针对学生的知识弱点自动设计的。如学生做“9+2=?”一题时出错了,系统则会根据它的知识点――“进位加法”而自动给出“8+6;6+5;7+4”等类似练习。老师利用系统批量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再也不用在“题海”中“打滚”了,学习效率自然提升,数学能力自然得到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是学科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怎样使信息技术很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特别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是我们数学老师面对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个课题的突破,必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上一篇:运用画图策略 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 下一篇:走班教学 让学生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