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涯教育 为幸福人生奠基

时间:2022-07-29 12:52:58

开展生涯教育 为幸福人生奠基

生涯教育强调从未来和发展的角度看待个体生命,它符合学生成才成长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从小学就开展生涯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学习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帮助他们建立适当的生涯观念。生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展良好个性,掌握学习策略,树立理想和有效适应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生涯教育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认识,2009年1月,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开始了小学生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一,要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为了使生涯教育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学区聘请了以杨忠健为代表的专家顾问团,定期对生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学区成立了以学区管委会主任为组长、学区德育干部为执行组长、各学校德育干部牵头落实的领导小组,负责生涯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促使学区各校重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队伍建设方面,各校构建了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骨干班主任为主的教师队伍,负责实施、开展此项教育。与此同时,学区还建立和完善了生涯教育研究、实验和推进制度,为生涯教育在学区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第二,应提高认识,明确基本任务。学区在小学开展的生涯教育包括三项,即构建完整人格、有效适应社会、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小学开展生涯教育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自我认知、个好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关注自身发展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体验,为学生融入社会生活,摆正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树立理想奠定基础。我们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规划生涯,知道“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该如何到达那里”,从小树立“服务社会,发展自己”的理想。近3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引导学生从小学会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做出生涯规划,才能加强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明确思路,确定教育的原则和内容。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生涯教育要想落到实处,必须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与融合,必须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实用性原则、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生涯教育的思路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与社会为辅,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涯教育实施体系”。其内容是对小学生进行认识自我、认知社会、生涯探索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了解社会,加深对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的理解,提高对自身发展潜力与未来人生道路的关注;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理想追求建立联系,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迫切性,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初步形成个体生涯发展的目标。

第四,应多种渠道,开展生涯教育。我们结合学区各学校实际,本着学校是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活动是载体的理念进行推进、实施。

一是开设生涯教育课。生涯教育,从广义上讲,学校的一切课程与教育活动都属于此范畴,其目的都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从狭义上讲,是指学校开展的生涯教育课程。我学区的生涯教育,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本着边探索边实践的原则,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前提下,认真研究中学和职业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经验,分析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幸福村学区小学生涯教育指导纲要》和适合小学各年级学生使用的《小学生涯教育读本》。2010年9月,学区在辖区11所学校利用综合实践课程、心理活动课等开展生涯教育的普及。我们从生涯认知、认知社会、学习与生存、自我心理、社交与生活、创新与发展、规划与方向等几个方面,通过“生涯茶座、生涯指南、生涯镜鉴、生涯实践、生涯感悟”等教学环节,通过游戏、实践体验、故事、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思考,为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夯实基础。生涯教育课的普及与推广,使学区的教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奠定了基础。

二是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涯教育。除生涯教育课时外,我们尝试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各学科教学中运用渗透、挖掘、融合、引申、扩展的方法,融入生涯教育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推动全校性生涯教育的开展。学科教学渗透生涯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促进了他们在目标指导下的学习与生活。

三是参加校内外生涯实践活动。学校结合生涯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使读书成为他们丰富人生经历、思考未来规划和生涯目标确立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具体做法是:向学生推荐读书书目、指导学生阅读、定期交流展示等。我们通过建立健全读书计划、读书管理监控机制等将阅读转化为为学生自觉成长的生命课程,影响和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学区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社会大课堂、青少年教育基地、职业体验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和幸福村社区辅导中心开展生涯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技能训练和体验,如组织学生参加职业体验活动等。这使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融入社会,树立人生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是向家长普及生涯教育知识。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学校、家校平台互动交流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生涯教育的宣传,共同提升学生对于生涯的认识。我们引导家长参与家庭生活指导,通过亲子关系沟通、青少年身心保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家长掌握家庭管理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五是发挥校园文化在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我们积极发挥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将生涯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和文化建设中,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以达到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的目的。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共同努力与潜心钻研,我们的生涯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没有教材、没有相关研究资料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当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积极学习和借鉴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完成了小学生涯教育纲要的撰写,编写并出版了《小学生涯教育读本》。这一读本为不同年级提供了生涯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并被心理学家称为中国内地第一本小学生涯教育书籍。

二是初步培养了一支较为成熟的生涯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了心理骨干教师及班主任的施教能力。

三是促进了教师对开展生涯教育的思考,初步摸索出生涯教育的方法、规律,并初步总结出生涯教育的经验,在生涯教育的授课水平上实现了整体提升。

四是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使他们明白了自己的任务是要创造性地去解决生命、生活、生涯中的各种问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五是生涯教育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认可,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从小学就开展生涯教育,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诠释,是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关照,是对和谐社会的贡献。中小学生涯教育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前景远大,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程度的加深,我们相信,小学生涯教育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与支持,会有更多人参与到生涯教育的实践中来,我学区的生涯教育也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

上一篇:建设新型课程文化 下一篇:童真童趣 “玩”出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