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教学难点及互动立体教学尝试

时间:2022-07-12 08:38:10

鲁迅作品教学难点及互动立体教学尝试

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就是鲁迅,这句顺口溜很形象地道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上的难度与畏难心理。其实,很多老师在授课时,也觉得解析鲁迅作品有一定难度,是块比较难啃的骨头。往往把鲁迅作品作为讲解的重点,认真备课,详细解读,效果却往往并不如意。纵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选入6篇鲁迅的作品,分别是《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故乡》、《藤野先生》、《雪》,差不多一册一篇,主要是散文和小说。从篇次和单元位次来看,鲁迅文本毫无疑问都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也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了。本文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为例,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一、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难题

鲁迅作品的特点有很多,但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特别是从解读角度而言,有不少难点。要很好地解读鲁迅文章,需要先找准这些难题及其成因,进行科学破解,从本源上找到适合鲁迅作品教学的科学模式。个人觉得鲁迅作品教学主要面临以下难题。

首先是文字上难以理解。在不少教师和学生看来,鲁迅的文字可以用诘屈聱牙来形容,读起来觉得不顺畅,不直白。这其实是有着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客观上,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大家都知道,在1919年新文化革命后,白话文才开始有了生存土壤。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以白话文创作了中国现代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可以说是白话文法的奠基者之一。但是,同时,鲁迅幼年所受的主要是古代私塾教育,所学的主要是八股文等古文法,古汉语文法、明清小说语言等形式的白话文,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他的文章中,在文字、句式、文法上和现在的汉语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对于从小熟悉现代语言的初中生而言,读起来自然是比较费力的。即使对于一些对古汉语和鲁迅文章有一定的研究的教师,读起来也并不顺畅。主观上,鲁迅文章中难以理解的语言、句式,很多是鲁迅刻意为之的,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时代因素,鲁迅不想因文字获罪,采用的隐讳等语焉不详的手法躲避反动派的稽查。

其次是思想上难以捉摸。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文字还只是一点难以阅读、难以直观把握的问题,但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往往理解起来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了。这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里主要是时间跨度导致的理解先天性缺失。鲁迅作品不管是杂文、小说、散文都喜欢有所喻指,言之有物。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也就在于他的文章很少写个人兴寄,更多的是现实情怀。鲁迅将他所处的时代、所看到的黑暗、所接触到的人物,不管可写不可写,只要有所动,就将之纳入写作范畴,“立此存照”,不仅如此,还要在文中臧否、或讽刺或嘲笑、或揭露或批判,总之是“金刚怒目”,不假宽暇。这样就造成鲁迅文章的两大难以捉摸的因素。一是今天离鲁迅所处时代太过遥远,八、九十年的时间足以让很多历史事实难以确解,同时,对于今天“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师生们,除了在史书上大致了解那个时代之外,也很难深入知晓那个时生的许多历史事件,遑论理解鲁迅的洞幽烛微了。二是上文所说的出于隐讳需要,鲁迅在文字、句式等方面作了一些处理,或语焉不详,或反讽,或隐喻,或象征等等不一而足。为了不至于受到最直接的文字打击和黑暗势力的稽查。据鲁迅日记中记载,即使这样,鲁迅文章被改、书籍被禁也是常事。所以要解读鲁迅文章,还要破译这些人为设置的“关卡”。

再次是作者情怀的准确把握。鲁迅很多小说、散文都有一个“我”,这个“我”或多或少有着作者自己的一些影子。如《社戏》、《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如果对鲁迅的生平经历没有深入了解的话,仅仅是对鲁迅作一些大事记般的文字理解则很难达到入情入心的效果,也就很难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难以深入解读作者的个体情怀,更不要说文本的主题思想了。

基于上述三个难题,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教学难也就不奇怪了。因此,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决不能简单从文字上进行解读,而要从主题角度进行立体突破,充分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探寻鲁迅作品的奥妙。

二、鲁迅作品互动立体教学的尝试

在鲁迅作品中采用互动立体教学法是基于其诸多理解上的难题的,那么如何运用,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补充。下面就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初步的体味。

1.准确定位教学范畴

虽然说鲁迅作品大体上在文学界都有了一些广泛认可的解读,但作为教师并不能以此作为教学定位的范畴。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要基于初中生的接受和认知来展开教学,科学定位。同时,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主题式、板块式教学,主题内涵也应该作为界定教学范畴的依据之一,不宜无边放大。

如《社戏》一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课文,是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优美叙事散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孩子们的天真率直、活泼可爱得到了尽情的展现,读来充满生活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如果在这里引入鲁迅原文中三次看社戏的对比,以此来揭示封建的思想文化对老百姓的束缚,进而引申到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根深蒂固,如果不能把人民从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缚当中解救出来,人民仍旧处于麻木状态,那么一切革新都将是空谈。这样的理解看似深刻,却并无必要。对于初中生而言,这样的解读有过深之嫌。其次缺乏支撑,就像“我的院子里,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鲁迅杂文)被解读为“一党独大,所见皆是”一样,主题先入。据周作人回忆,当时鲁迅先生居住院子里确实是只有两颗枣树,解读成景色单调表现作者心情苦闷比较合适。再次,就主题教学而言。这一单元主要是“民俗风情”,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看,将课文定位成童年回忆、乡情动人比较合适。

2.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内容确定后,关键在于方式方法的科学把握。对于鲁迅作品要结合其教学难题把握互动的方式。涉及鲁迅生平背景的、文本背景的、文中难解词句的,到写作技巧手法的、文章主题思想争议的,都需要科学设置互动方式。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涉及到鲁迅幼时的一些经历,比如家道中落、上当铺为父买药和寻药引等事情,作者讲来平淡平静不带一点情绪,但事实上这些可以说和鲁迅一生都有着莫大关联。因此解读这篇文章,鲁迅生平是互动的关键之处。因此我在教授此文时,设计了三个互动教学方式,层层深入。首先是互动找“我”。在不阅读鲁迅生平背景的前提下,让学生一起在文中找出“‘我’的一日”、“‘我’心所想”、“‘我’家概况”,这样从文本中梳理出了鲁迅的生平;其次是互动比“我”。在下发的鲁迅少年生平中,将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的“我”与生平中的“我”对比,一起来看其中的异同,让同学们明白鲁迅淡淡笔法下对于一个普通少年而言的不幸,童年趣事对比的是少年不幸;最后是互动追“我”。结合鲁迅一生经历,让同学们大胆寻找童年“我”影响其一生的事件、选择等,明白文章所写的一些具体内涵。比如学西医又最终弃医从文的选择等等。在互动中,学生由文本到资料,由浅入深,就很好地将互动引向深入,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

3.灵活深化互动结果

教学需要深化,如何深化又不过分解读是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在教学鲁迅作品时尤其如此。对于其语句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虽然在互动时也可以慢慢解决,但不代表下一次在阅读到鲁迅文章时,学生就能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深化互动结果。具体方式可以灵活把握。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对于小说的主题——封建科举制度吃人,在互动教学中学生至少在概念上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么如何深化呢?可以有很多方法。我在教学时就采用了三个方法。一是问题论辩式。引导学生就“孔乙己之死”从主观原因上的好吃懒做和客观原因上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两个方面进行辩论,很快学生就能明白主观原因也是客观原因的附属物,从而深化理解。二是课外拓展式。下发《范进中举》节选,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在拓展阅读中充分理解这一主题。三是思维迁移式。要求学生就“孔乙己穿越来高考”写一篇文章,就孔乙己高考失败后的种种可能遭遇来看其究竟会不会走投无路,引导学生去深思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孔乙己非死不可。

鲁迅作品教学难是个共性问题,但如果能基于特定主题,在立体互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寻的积极性,那么还是有着可操作的有效途径的。总之,不论是鲁迅作品的文句、思想还是个人情感,都应该归于这个主题之下探寻、定位,才能提高鲁迅作品教学的针对性。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

上一篇:让有效提问润化语文课堂 下一篇:课改背景下单元读写教学现状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