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30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分析

时间:2022-07-12 03:51:47

国产 30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分析

摘 要:简要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NOx的来源和生成机理,并以云浮发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例,探讨了在锅炉还未安装脱销设备时,为达到国家最新NOx排放标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NOx排放实行了一些行而有效的方法,也为以后的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CFB)、氮氧化物、低氮燃烧

【分类号】TK229.6

一、引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扩大脱硝电价政策试点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将脱硝电价试点范围由现行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燃煤发电机组,扩大为全国所有燃煤发电机组。届时,对已投产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低于200mg/m3,国家补贴脱硝电价每千瓦时8厘钱。因此,云浮发电厂将6台机组的脱销改造列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而2台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的脱销改造计划于年底进行。在此之前,如何使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达标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设备概况

云浮发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亚临界、再热、单汽包自然循环、岛式布置、全钢架支吊结合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采用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运转层标高为12.6m。 锅炉本体钢架由三跨组成,第一跨布置炉膛,第二跨布置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器、返料器等,第三跨布置尾部烟道。锅炉整体呈左右对称布置,炉膛与后烟井之间,布置有三个钢板绝热式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下部各布置一台非机械的"U"型回料器使物料流化返回炉膛。锅炉采用两次配风,一次风从炉膛底部一次风室、布风板及风帽进入炉膛,炉膛底部设有钢板式一次风室(内侧敷设有耐火浇注料),悬挂在炉膛水冷壁下集箱上。二次风分别从燃烧室前墙锥体部分分上中下三层进入炉膛、从燃烧室后墙锥体部分分上下两层进入炉膛。如图所示。

三、循环流化床锅炉NOx生成机理

在燃煤过程中,NOx的生成途径主要有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3种。热力型是在高温环境(高于1300℃)中,空气中的氮氧化而生成;由于CFB锅炉燃烧温度低(低于1000℃),因此几乎没有热力型NOx生成。而快速型NOx是碳氢化合物在燃料浓度过高时,在反应区附件会快速生成NOx。对于燃煤锅炉,快速型NOx所占份额一般低于5%。因此,CFB锅炉中NOx的来源主要为燃料中所含的氮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燃料型NOx。

煤中氮含量一般在0.5%-3%,主要以各种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煤颗粒投入炉膛后,随即在高温下发生脱挥发份过程,60%-80%的含氮化合物随挥发份析

出,称之为挥发份氮,而存留在焦炭中的部分称为焦炭氮。挥发份氮在高温环境中的化学活性很高,迅速分解为等小分子化合物,并与O2、CO和焦炭

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x。焦炭氮也会被氧化生成NO,但焦炭由于

自身的还原性也会NOx的产生有抑制作用。

NOx生成过程主要集中在CFB锅炉的密相区,尤其是在给煤口附近。NOx随烟气沿CFB炉膛高度方向向上流动,直至炉膛出口,质量浓度沿高度呈下降趋势。同时,炉内CO和未燃尽的焦炭都对NOx起到还原作用。

综上所述,温度和还原性气氛是影响CFB锅炉中NOx生成及还原的最主要因素。通过调整CFB锅炉的运行状态,改变以上各因素,就可以实现对锅炉NOx排放的控制。当CFB锅炉温度控制在900℃,且当煤种含氮量不高时,可实现NOx达标排放。

四、本厂CFB锅炉NO 排放高的原因分析

1、煤种方面。由于循环流化床煤种适应性强,出于经济方面考虑,本厂煤种种类比较复杂。有时是含氮量高达5%左右的高热量烟煤,有时是含氮量只有0.5%左右的褐煤。当燃用含氮量高的烟煤时,NOx排放非常难于控制,经常出现排放超标,而且没有任何手段可以控制,给环境带来污染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2、入煤颗粒度大小不均。一是煤粒过粗,煤粒沉积在密相区,使得床温升高,一次风量增大,密相区氧化气氛增强,NOx产生增多。煤粒过细,循环物料量少,燃烧不完全,效率下降。

3、床温高,风量大,炉内还原气氛低。炉膛床温长期在940℃左右,经常采用加大风量来达到控制床温的目的;但造成氧量长期在3.0-3.5%之间,使得NOx排放超标;风量加大的同时还使得炉内磨损加剧,从而经常发生水冷壁爆管而紧急停炉事故。

五、CFB锅炉低氮燃烧的技术措施

1、做好煤种分析和采购工作。实际运行表明:当燃烧高灰份、低发热量且含氮量低的煤种时,NOx排放能控制在150mg/m3以下,而且煤粒成灰特性好,能有效降低床温。

2、加强入炉煤粒管理。实际运行表明,当燃烧含氮量低的褐煤时,使入炉煤粒度(中位径)保持在3mm左右时,炉膛内循环物料量增多,床温下降,可以减少风量,降低氧量,减少NOx排放。

3、通过在入炉煤中掺入煤粉炉的炉渣来置换床料,降低床温。实践表明,通过掺烧炉渣置换密相区粗颗粒床料,能显著增加炉膛循环物料量,床温也大幅下降。

4、采用低氧燃烧。针对循环流化床的燃烧特性,在床温不高的情况下,降低氧量,增加炉内还原性气氛,也能有效降低NOx排放。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使得床温下降的同时显著改善炉内还原性气氛,氧量从3.5%下降至2%左右,NOx排放能稳定控制在100-150 mg/m3之间,排放达标。

六、结语

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加强入炉煤粒径大小管理、置换床料和燃烧优化调整等手段来降低炉膛床温和氧量,对降低NOx排放具有明显效果。在锅炉脱销工程改造前,应用这些手段在能保证锅炉燃烧效率的同时,也使NOx排放达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卓卫、邓 努、黄维绍、洪喜彬.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技术标准[M].广东云浮:云浮发电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2012.

[2]上海锅炉厂.上锅1036t/h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说明书[M].上海: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2009.

上一篇:固井用混浆装置液压驱动方式适用性研究 下一篇:浅谈数控机床故障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