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中小学音乐课

时间:2022-07-12 03:29:48

怎样上好中小学音乐课

摘要:多数中学生都喜欢听音乐,但学音乐的兴趣不够浓厚,为此,作为音乐教师,如何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带到音乐课堂上来,是一件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关键词:音乐音乐课兴趣

学生的音乐兴趣还要激发吗?看他们整天有事没事戴着个MP4、MP5呢!但只要深入到学生调查一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音乐课不是乐理知识就是五线谱,真没劲。我懂那么多音乐理论做什么?不会看五线谱我也可以唱我喜欢的歌。”“音乐课里也可以唱歌?那都是老掉牙的歌!没有周杰伦,没有林俊杰……还是我的MP4实在!”这就是学生的真实声音。

音乐与音乐课,这竟成了矛盾?看来,学生想上的音乐课,和老师要上的并不是一回事。那么,怎样才能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让音乐课生动有趣,把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出来,又能让音乐课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切切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一、明确目标,因势利导

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培养音乐家?当然不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它主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的能力,以创新教育为目的,让学生学会通过音乐表达自我情感的音乐审美教育。中小学音乐课堂也需要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但它只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不是目标。现在在多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以乐理知识体系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模式。一群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已经被数学、英语弄得晕头转向的学生,在一星期一两节的音乐课里,还要动辄面对宏篇大论的乐理知识和天书般的五线谱,他们又怎能激起对音乐课的兴趣与热情?

那是不是说,中小学的音乐课堂里只要凭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唱唱流行歌就可以,而不再需要什么音乐知识了呢?这当然也不是。只会跟唱流行歌曲,没有音乐常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学生既学习音乐知识,又不觉得枯燥,就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及其思想情操,因势利导。比如,在音乐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的特点,以唱学生喜欢的歌为中心,安排音乐知识教学,从视唱、听音、乐理等方面来编排教学内容。这样,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将音乐知识和技能逐步深化,提高到理性认识的水平,让学生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统地把音乐知识植入自己的头脑中去。

二、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在传统的音乐课上,教师通常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用统一编订的教材上完一学期的音乐课。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中小学各科课程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可用的教学资源,把课上好,把课上活。对于音乐课来说,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绝对不仅仅局限于那有限的几本教科书。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是音乐课的教学资源;民族传统音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曲令小调,也是音乐课的教学资源。比如,在闽南地区,南音这一被誉为“古音乐化石”的地方音乐,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非常熟悉。若把它们请到音乐课里,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还可以起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南音走进校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许多教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都教学南音,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可见,只要音乐课教学的内容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此外,要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灵活多变。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成不变的课堂自然难使学生喜欢。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让音乐课上得有趣,上得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可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内容进行想象;可以编排歌舞剧,让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比如,在欣赏古典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可用多媒体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随风摇曳的花枝、花叶、色彩斑斓的花瓣画面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视觉效果的冲击,从而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中小学生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愿望。在音乐课上,如果能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就一定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歌词的内容,自己设想、编排几个动作,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表演。可以让学生利用音乐原理自己制作乐器,比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等。当学生身体的其它感官随着音乐动起来的时候,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与热情必然也会被调动起来。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方创设平台,利用各种机会让那些有音乐基础、音乐天赋的学生表现,从而带动其他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中学生中,有很多学生都对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乐器非常感兴趣,都有演奏基础,有些学生还参加过考级,并达到了中、高级水平。让这些学生上台表演,可激发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同时,也可以调动台下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将唱歌好的、跳舞好的学生都请上台表演,由此,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激励作用。若有条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有关音乐活动,调动起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据一份有关中小学生音乐兴趣的调查显示,有87%的学生都明确表示自己喜欢音乐,只有13%的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音乐。而要让学生不但喜欢音乐,还喜欢学校的音乐课,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到音乐课来,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去,实现让学生在音乐课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 李娜.乡土音乐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2001,(3).

上一篇:让学生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