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有效的教学

时间:2022-07-11 11:29:24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有效的教学

诗言志,史言智;历史是往昔之风云,先人之旧事,历史是奥秘无穷的学问,不懂历史,不能做智者;不谙熟历史,不能驰骋人生。今对教学体会略作浅述,期待对同仁教学有所裨益,期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传道功成、解惑果就。

一、兴趣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兴趣是成功路上的坦途。学生随着年龄增大,思想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扩展,他们的观念逐渐的成熟,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升。在初中初期阶段,教师往往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的教学内容仍留在感性阶段,到了后期,历史教学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注重能力渗透,情趣交融,情理汇合,分出层次。

比如说,鸦片战争的学习,中国从那个时候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侵占中国的,人民水深火热,遭受奴役,几乎学生都认为:这是中国历史进程上的倒退。这个时候就要作进一步的分析,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提问,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他们的思维。

二、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加强教师本身的修养

1.网络资料周全详备,应有尽有

教学伊始,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必须精心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网络上的资源总是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的:史学名著洋洋大观,二十六史彪炳史册、熠熠生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称为“九通”,再加一部《续皇朝通考》,合称为“十通”震惊中外;古史类《尚书》《世本》《国语》《战国策》《逸周书》《通鉴外记》等见解独特,源远流长;编年类《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前汉记》《后汉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国榷》《唐鉴》《东观汉记》《春秋》《左传》《国语》等璀璨夺目;并且各种注解资料应有尽有,十分简易,点击鼠标即可下载,不费分文。

2.前人研读史书毕一生之功力

(1)胡三省

前人研读史书,为史书注解的精神真是让我敬佩不已:为了给“续素王(孔子)之旨,成万世之标的《资治通鉴》做注,胡三省闭门绝客,日夜奋笔;虽风烛残年,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治通鉴音注》的修改工作,严寒酷暑毫不松懈,子女以其年高相劝阻,三省说:“吾成此书,死而无憾。”

(2)清代三大史学学者

赵翼“周密详慎,卓然可传”的《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考辨严谨,言必成理,事必举证”的《二十二史考异》,还有王鸣盛“诠解蒙滞,审核舛驳”的《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三位学者的博大精深,为我们的历史学习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3)张舜徽

一代“通人”大家张舜徽,矢志自学,精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又通读了《资治通鉴》正续编,还仔细涉猎了包括二十六史的史书,其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要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喜欢历史、学习历史,乐此不疲,这样,学生的历史学习才能够日久功深,长此以往,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会春风拂面、充满活力与生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上一篇:如何进行外研版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