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及处理

时间:2022-07-11 07:50:46

泌尿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及处理

泌尿外科患者常以老人为主,围手术期心律失常比较常见。部分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可使手术的风险增大,术后并发症增加,严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有机构对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的统计显示: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7.6%,其中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术后6.1%[1]。较大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年龄大,心功能不全,既往有心瓣膜病或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病史,以及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因素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

其发生原因有两种:①合并存在的基础心脏病及心律失常;②继发于泌尿外科疾病与外科手术、麻醉相关的心律失常。

术前心律失常:常与合并存在的基础心肺疾病、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关。

术中和术后心律失常:与手术和麻醉创伤产生的应激反应,原有的心脏病变加重,创伤引起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全身炎性反应增强有关。一过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是术中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术前心律失常的危险分级与处理:根据其严重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高危组:①新近期心肌梗死,临床症状或ECG显示有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②失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③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有症状的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室率未得到控制。④严重的瓣膜病。中危组为轻度的心绞痛;以往有过心肌梗死或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以往有过可代偿的充血性心衰;未得到控制的糖尿病。低危组为:高龄(年龄>70岁),左心室肥厚,左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心房颤动,心功能减退,脑卒中史,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2]。高危组患者行高中危手术时均有很大的风险,中危组患者如行高危手术则需进一步的辅助检查。低危组或无临床危险指标者行泌尿科手术是安全的。对术前存在心律失常的患者应分析其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并尽力去除。对有症状或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对因和对症治疗。术前频发性室性早博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者,应用胺碘酮加以控制;阵发性室速可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或电复律终止其发作;对快速性房颤者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对慢速性房颤且心功能正常者可不治疗;对重度、莫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者术前应放置临时人工心脏起博器;一般性的房性早博可不必处理。

术中、术后心律失常的处理:术中发生的心律失常一般不用处理,但严重心律失常必需及时处理,其关键是纠正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包括手术剌激、麻醉、低氧、电解质及循环动力学异常等。术中术后持续心电监护,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镇痛、镇静药物,减轻应激反应;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心衰。

总之,泌尿外科患者在术前仔细评估全身情况,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是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Polanczyk CA.Coldman.L Morcantonio ER.et.al.Supraventrivalar.arrhythmia inpatients having noncardiac.surgery:clincalCorrelatea and effect on leagth of sray[J].Ann Intern Med,1998,129(4):279-285.

2 美国心脏病协会.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1996.

上一篇:2型糖尿病71例心理护理探讨 下一篇:内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切除胃肠息肉的配合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