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学治疗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9-19 08:19:30

肿瘤化学治疗的心理护理

随着肿瘤学的发展,肿瘤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已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般给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损坏机体正常功能,并且造成形象改变,以及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改变,加重了恐惧、焦虑、抑郁、愤怒、罪责、绝望等情绪反应。尤其经过一段化疗后,患者的用药量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患者更容易陷入紧张、悲观中,往往不愿继续治疗。实验证明,这些负性(消极)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直接影响预后。因此,护士应具备高度的同情心,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沟通与疏导,转变患者的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配合化疗等治疗的进行,使之成为向癌症斗争的动力,是心理护理的主要任务。

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

肿瘤患者确诊后一般的心理:①紧张恐惧;②否认猜疑;③悲观绝望;④愤怒变态;⑤强烈求生欲,对化疗反应引起的思想顾虑。

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

对癌症患者的真实病情要适度保密,以免患者过于紧张与恐惧;对已经知道自己患癌症的患者应给予科学的理解、安慰与鼓励,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

对消极、失望的患者要分析原因并做好心理上的安慰、调养精神与生活的指导,告知综合治疗癌症的重要意义。以意志与情绪对治愈疾病的能动作用,排除不利于治疗的有关心理社会因素。

要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抓住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特点、化疗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同时以治愈的病例为典型,激发患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正确对待疾病,并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要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关心体贴患者。亲人情感的微妙变化,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如果亲人对他关心、体贴,患者的悲观情绪就会减轻甚至消失,反之,患者悲观心理会加重。因此,做好患者亲属的动员工作是扭转患者悲观心理的关键步骤。

在医院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语言交流。护士应态度和蔼、举止文雅,对患者要在治疗和精神上给予支持,要耐心、细心,更要有爱心,要经常接近患者,明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但切不可说出消极的语言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争取患者的配合。

要为患者创造温馨舒适、安静优雅、温度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窗台上种植一些花草能陶冶患者情操。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休息,促进病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彼此抗病的信心,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

在对癌症患者的化疗过程中不仅杀伤了肿瘤细胞,同时也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造血系统、胃肠道、毛发和生殖细胞等都有影响并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等症状,患者出现恐惧忧虑心理,甚至有的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为患者创造一种敢于提出问题的气氛,并给患者以实际指导,如饮食、日常生活等方面及如何预防和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等。疗程结束,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和锻炼。

精心的护理,精湛的技术,可以消除患者的身心痛苦,增强其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做好心理护理的物质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心理护理是癌症患者在化疗中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腹主动脉夹层瘤的院前急救及观察护理1例 下一篇: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