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11 06:38:43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比较大,这一阶段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开导,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产生的学业情绪会对其以后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产生强烈的影响。本文简单介绍学业情绪的由来,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影响因素,并就此提出情绪辅导建议。

关键词:学业情绪;初中数学;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35-01

1.学业情绪概述

学业情绪这一词源于德国心理学家等人关于考试焦虑、学习动机、学习控制等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了许多研究学生在考试情境中焦虑情绪的文献,但仅仅限制在焦虑这一种情绪体验上,很少有对其他情绪的研究。于是,他们提出把学生在学业情境中经历的所有情绪统称为学业情绪。学业情绪指学生在中学或者大学学习情境中经历的所有有关学习的情绪,包括学习时的愉悦、取得好成绩的成就感、考试时的焦虑、活动中的失败感、写作业时的急躁等等。

情绪向来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学业情绪对于学生个体而言也会对其认知、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等产生一定影响。良好的学业情绪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开展认知活动,当学生受到积极的学业情绪影响时,大脑处于愉悦状态下,对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推理能力等认知活动又具有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调节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适当缓解学业压力,而且这样的学业情绪还会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教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和对学生的期待,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2.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影响因素

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学习效果低下的学生,他们往往受到一系列情绪的困扰,而且学业困难。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初中数学的学困生与一般青少年相比,他们的消极学业情绪比较多,经常会感到焦虑、羞愧、沮丧甚至无助,而积极的学业情绪则相对很少,缺乏那种高兴、满足、放松的情绪体验。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容易烦躁,情绪也容易波动,尤其随着数学学科难度的增大,学困生的心理负担加重。

从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来说,可从内外两方面来分析。学困生个体对自我的学业目标、信念以及本身的个性都会由内而外地影响个人的学业情绪,性格相对外向的学生往往会比内向的学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教师、父母、家长、同学等外部环境以及班级的竞争氛围等,又会对学生的学习信念、认知等方面产生影响,让学困生的焦虑增大。内外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以学业情绪的形式,困扰学困生的学习生活。

3.针对学困生学业情绪的教育建议

3.1 加强积极学业情绪培养和消极情绪的疏导。我们知道,积极的情绪如高兴、自豪、满足、放松等对于促进个体认知、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等都具有正面的影响,而焦虑、烦躁、无助等消极情绪只会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同时从这两方面出发,在疏导学生消极情绪的同时,注意对学困生积极学业情绪的培养。比如,可以联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困生体验放松、平静的情绪,并及时疏导其消极情绪,给学生提高一个情绪出口,还可以通过开展班级娱乐活动,缓解消极情绪,借机改善学生心理状态。

3.2 关注学困生情绪变化,抓住初二的关键转化期。人们常说,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初中,一个是高中。而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学业波动的阶段是初二年级。因此我们要着重关注初二年级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为学生减轻学习难度,抓住一切机会对学困生的情绪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就通过分层教学,让学困生完成难度适宜的任务,并从合作学习中感到成就感和喜悦感。在初二这个敏感期,教师积极关注学困生情绪,抓住并创造能转化学生情绪的事情。

3.3 运用多元化评价,增强学困生在班级内的自我认同。初中阶段更多的是以学习成绩论英雄,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因而学困生往往觉得难以融入班级,更加难以在班级里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这时,教师要改变这一传统而又固定的评价方法,转而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让学困生本人、其他学生都能从更多的角度来看待学困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学困生在班级里的自我认同。

3.4 积极与家长、学生沟通,优化班级环境。外部因素对学业情绪的影响是可以转化的,教师需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沟通,请家长使用正确的教育手段,从言行举止和家庭氛围来帮助学困生弱化消极学业情绪,同时教师还需从班级环境入手,引导大家建立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合作互助,不以成绩好坏来给学生分阵营,为学困生和其他同学提供一个舒适的班级环境。

总之,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业情绪变化,从内外部影响因素入手,积极为学生建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学困生情绪的积极转化,从而消除消极情绪对数学学习的阻碍,促进学生整体状态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晓燕.积极情绪的概念、功能与意义[J].心理科学进展,2007(10):39-41.

[2] 王继生.中学生焦虑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10(7):162.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的探究 下一篇:关于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