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2-07-11 06:25:33

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是对学生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与水平,在内容、目标、测试、评价等方面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服务。分层教学法可增强学生自信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使学习更有针对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适用于自身的专属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275-01

前言: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如此。长久以来,数学因其大量的定理、公式等,被学生所厌,在学生眼中数学是繁杂的、是晦涩难懂的,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便是教师未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才可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

一、分层教学概述

所谓分层教学便是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将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划分层次,每一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相近,能力相近,学习需求亦相近,方便教师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学生需要划分层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提问、教学测试、教师评价等也需要划分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懂需求而量身设定。分层教学法又分为隐性分层与显性分层两种,现行分层是指教师公正、公平的与学生共同商定如何分层;而隐性分层则是教师自己分层,自己掌控,悄然进行。教师在分层时必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根据班级情况选择隐性分层或显性分层[1]。

例如:针对班级中学习成绩较差,但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教师若采取显性分层的方式,极有可能令学生认为教师已经放弃对其的教育,而走极端,因此,针对该情况,一般而言教师往往会采取隐性分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

1、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生长环境不同、遗传因素不同,因此,每位学生的智力与学习初中数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学生存在差异是无法改变事实,教师只能接受事实,并根据事实思考应对方案[2]。

例如:A层学生为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B层学生为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较为一般,却有很大上升空间的学生;C层学生为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最应当注重的便是对C层学生的教学,由于C层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能力与水平较弱,是班级中的弱势群体,缺少自信,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一层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而制定教学计划。

2、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十分重要的。以往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全班水平、能力都不相同的学生,统一要求完成同样的学习目标,然而,学生的水平不同,能力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可谓是众口难调。分层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教师根据每一层次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制定,可使每位学生的需求都得到最大的满足。

3、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全班的教学内容皆是相同的,往往是A层的学生吃不够,C层的学生咽不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好比拿着肉喂所有的动物,而忽略了兔子吃萝卜,狼吃肉,羊吃草一样,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享用同一种食物的,同理,教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教授数学基础不同的学生,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接受的。因此,教师需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水平与学习数学的能力,将教学内容分别进行灌输。

例如: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将重点难点教授给A层学生;将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教授给B层学生;将较为容易理解的内容教授给C层学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知识。

4、将教学测试进行分层。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出题、测验的卷子都是相同的,而测验的目的便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差,数学水平薄弱的C层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C层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教师眼中优秀的标准,会使C层学生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甚至失去诚实的美德,冒着风险,抄袭他人的答卷,教育,不应当如此。初中数学教学测试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人性化的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给予学生不同的测试考卷,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教师眼中的优秀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与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有所认知,有针对性的,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3]。

5、将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会激发学生无限的潜能,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一层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评定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便能得到教师的一致好评,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得到的往往是教师的应付,使学生逐渐冷却了学习初中数学的热情,此为教师只盯着成绩看的结果。所谓人无完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有缺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有其可爱之处,也有善良的一面,教师应多发掘学生的优点对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A层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教师可根据学习成绩进行评价;B层的学生一般都比较老实,在班级不会很调皮,教师可根据日常表现对其进行评价;而C层学生通常学习能力较差,调皮的也比较多,教师可在日常学习时多关注此类学生,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努力向上。

结束语: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适用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掌握,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方面需求多运用分层教学法,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文翊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14)

[2] 焦玉峰.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3] 唐 彦.促学生差异发展――三岔中学开展“打破班间界限,全年级分层教学”实验[J]. 四川教育. 2014(05)

上一篇: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视频教学实现自主学习探究 下一篇:浅谈务德、厚爱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