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啦啦队赛事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2-07-11 04:00:26

对中国啦啦队赛事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1-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来分析啦啦队赛事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赛事为立足点,从比赛项目设置与分组、参赛队伍基本情况等方面,多方位地剖析我国啦啦队赛事的发展,为啦啦队运动在我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啦啦队 赛事 发展 现状

一、前言

啦啦队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竞技体育运动引进我国已有十一年的历史,并初显规模。由于这一系列的发展,啦啦队赛事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参赛队伍数量及范围越来越广范之外,赛事的组织水平及竞技水平也越来越高。正因为这些变化所以本人决定通过以我国啦啦队赛事为出发点,从啦啦队比赛项目设置与分组、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等方面,多方位地剖析我国该赛事的发展,为其在我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2001年-2011年十一年间啦啦队专项赛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图书馆、互联网等查阅了大量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借鉴其中一些对本论文有指导性作用的研究和方法,加以分析整理,作为本文的参考依据。

2.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归类整理。

3.专家访谈法。与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工作人员及广州体育学院啦啦队教练进行访谈,了解中国啦啦队赛事的情况。

4.逻辑分析法。对掌握的资料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归纳,形成完整的研究结论。

三、分析与讨论

(一)啦啦队概念与分类

1.啦啦队的概念

啦啦队是指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运动员集体完成复杂,高难的基本手位与舞蹈动作,项目特有难度,过度配合等动作内容,充分展示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技巧,提现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并努力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隶属于竞技体育范畴。

2.啦啦队运动的分类

对于啦啦队的分类两操协会在《中国学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 (第二版) 》的修订中根据比赛的内容和形式将啦啦队分为舞蹈啦啦队和技巧啦啦队,其中舞蹈啦啦队又分为爵士啦啦队、花球啦啦队和街舞啦啦队三项。

(二)中国啦啦队赛事概况

1.赛事的概念

赛事是指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

2.中国啦啦队赛事的概况

2001年两操协会举办了冰红茶杯首届大学生动感啦啦队比赛后此项运动便在我国大学校园中开展起来。报名参加首届啦啦队比赛的队伍只有23支,其中大学组有20支队伍,200余人,中学组仅有3支队伍,参赛人数50人。2004年比赛则队伍扩大到了26支,比首届增长了13%,而2005年的比赛参赛队伍则达到33支,比2001年增长了43.5%,随后每年了解及参与啦啦队运动及比赛的人群和队伍均有上升,2010年参与比赛的队伍则达到50余支,参赛队伍也由之前的大学组,体院组普及到小学组,中学组,直至2011年参赛队伍更是多达144支近2000余人。

2001-2005年所举办的动感啦啦队比赛参与队伍基本均为大中小学且参与学校多在广西、广东、四川等省份。2006年两操协会先后与IASF,IASCA,USASF,UCA等众多国际知名啦啦队组织达成合作协议,致力于推动我国的啦啦队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同年11月,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首届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暨2007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此次赛事主办方从每个组别挑选出获得好成绩的优秀队伍能够获得资格参与次年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举办的世界啦啦队锦标赛。在这次比赛进行后又举办了“中国全明星啦啦队教练员与评判员资格认证培训班”,请了国际著名的啦啦队运动专家Karl Olson和Mike Cooper进行授课和考核,这标志着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开始和世界接轨。也正是由于这一些系列的措施,使得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开始了空前的发展。到2007年12月在广州举办的2007年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时参与的队伍数量大幅增加,参与组别也由大学组普及到各个组别,参赛的地区也由两广,四川扩大到了陕西,上海,福建,新疆,东北,河南,河北等内陆地区,各参赛队对啦啦队运动的运动特征的把握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成套的编排,动作完成的质量,难度的选择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

正是由于啦啦队运动在中国开始有规模的普及之后,两操协会又在2008年的7-8月在全国开展了较大规模的中国啦啦队全明星训练营,开展城市有广州,上海,合肥,长沙,济南五个城市。由于参与人群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加强,从2008年开始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全明星啦啦队锦标赛暨世界啦啦队锦标赛选拔赛在赛事的组织上不断的进行更新,根据参与的学校来设定不同的组别,又根据难度的选择不同设置了不同的难度组别,自此,中国的啦啦队运动又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时值2011年,由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之时,参与赛事的人员已达2000余人,且参与啦啦队赛事的人数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之多,由于参赛人数的迅速增长,参与单位的范围不断扩大,运动员年龄的差异以及运动员来源和素质的不同使得这次赛事分组更加细化,仅组别就达到了三十组之多。

(三)我国啦啦队赛事的现状

1.啦啦队专项赛事数量较少

从2001年起由两操协会开展的第一届啦啦队赛事至今十一年间,除了两操协会基本上每年会举办一场啦啦队专项赛事外,基本已没有其他的专项赛事。

2.赛事组织的弊端

经历过十年的赛事运作,两操协会的赛事组织虽然越来越成熟,但仍旧有弊端存在。具体的如赛事试场地的运行仍旧较为混乱,虽然组织方已经在前期尽可能的帮参赛队将时间设定为其相对方便的时间,但在执行试场地时间上仍旧不能按计划进行,场地人队伍较为混乱,时间把握不严格,另外在颁奖环节也易发生混乱,如奖杯或证书颁发错误,证书内容有误等,这些问题仍旧需要改善。

3.参赛者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地各单位发展啦啦队运动的时间与起点不同,所以导致参赛者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趋势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4.技巧啦啦队与舞蹈啦啦队的发展不平衡

由于技巧啦啦队因为具有素质能力高、团队人员较多、技术要求较高、具有一定危险性等特点,所以开展方面仍旧不及对场地、对技术和参与人群均没有特别要求以及危险性不高的舞蹈啦啦队。

5.赛事商业化程度不够

在中国,由于整个体育产业链的发展较为落后,啦啦队运动的起步晚,参与人群仍旧较少,故赛事的商业化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赛事的发展与进步。

(四)赛事设置比赛项目及分组的依据

由于啦啦队运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受众面的增加,故其赛事也在不断扩大,这个扩大不仅表现在参赛队伍的增加、参赛地域的扩大还表现在运动员来源的广泛、运动员年龄层越来越广。随着这些变化,赛事的比赛项目和分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使其越来越宽泛以便满足不同需要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以及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

啦啦队赛事的分组主要依据是难度和年龄,故技巧啦啦队的分项可分为集体、五人配合、混双三大竞赛项目,分以及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俱乐部组几大组别,在此基础上再把难度级别设置为一级至七级不等;舞蹈啦啦队则可根据舞蹈风格分为花球、街舞以及爵士三大项,再分为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俱乐部组及精英组,而后再根据难度设置为一级至七级不等。

(五)赛事的影响因素

1.赛事对啦啦队运动发展的影响

一项运动的发展情况对其赛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最能直接影响赛事及赛事发展的因素,反之,赛事对运动的影响也是成正比的。正如啦啦队运动在中国这十一年的飞速发展使得其赛事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也使赛事的组织形式越来越有项目特征,精彩度锐增。同样,赛事的数量、规模、权威性也使得参与该运动的群体越来越大。

2.竞赛规程对赛事的影响

每次赛事前都有其相应的赛事规程。规程是指针对某一赛事的具体要求。正是由于规程的设定,使得参赛要求不同,这对比赛具有直接的影响。首先,如若赛事规程较为宽泛,可使不同水平、不同受训方式的运动员均有机会参与比赛,这将直接影响赛事的参与人数;其次,规程也会影响赛事的组织。例如赛事的分组等。

3.赛事组织对赛事的影响

赛事的影响因素除了该项运动的发展情况、竞赛规程外,赛事的组织也对赛事的发展及认可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一场赛事的组织越严密,那么在赛事中因工作出现的纰漏和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会彰显出赛事的专业性,使参赛者认可该赛事。除此之外,赛事组织者也应该注重赛事气氛,彰显赛事特征,使参赛者真正的融入与乐此不疲。例如2009年举行的全国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2010年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区选拔赛中啦啦队项目比赛后又举办中国首届校园健身运动金阳光奖颁奖典礼,这一评比与颁奖肯定了教练及运动员的辛苦付出及努力,使他们的心理得到较大的荣誉感和满足感。正是这些举措,使得两操协会举办的比赛获得了参赛人员的极大认可和积极参与。在保证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同时,尽可能的使参赛人员在比赛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感官上的享受和熏陶是赛事组织的最高境界。这样才能使赛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吸引大家的参加继而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十一年的发展,我国啦啦队赛事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在赛事的组织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2.我国啦啦队赛事水准与队伍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3.通过历年的参数人数来看,逐年增加,证明啦啦队赛事的组织与发展越来越成熟。

(二)建议

1.通过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方式,赛事的口碑等多种手段扩大该运动的受众群以扩大赛事的规模和水平;2.除了比赛的交流外,应加强赛事以外的交流活动,例如训练营、培训班等;3.扩大啦啦队运动与商业挂钩,形成啦啦队项目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徐中秋,邱建钢.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年版)[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2] 沈柳红,杨海晨.啦啦队运动概念透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7.

[3] 刘屹峰.从啦啦队比赛分析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

[4] 胡佳.对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4.3.

[5] 李慧娟.对我过啦啦队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05

[6] 王操惠,徐春林.美国啦啦队运动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4.3.

[7] 黄荔生.我国啦啦队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0.12.

[8] 党琳燕.论啦啦队运动风靡世界之魅力所在[J].内江科技.2011.1.

上一篇:体能素质“课课练”对于青少年身体平衡能力发... 下一篇:辽宁省体育旅游未来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