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11 03:33:59

电针治疗颈性眩晕35例临床观察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多样,本文就颈椎病椎动脉型导致颈性眩晕的针灸治疗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针治疗 颈性 眩晕 临床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35例患者来自门诊病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5年;伴随症状:单纯眩晕10例,伴恶心、呕吐、心慌10例,伴颈枕肩疼痛7例,伴耳鸣、视物不清5例,伴失眠头痛3例。急性发病10例,慢性发病25例。

2.诊断标准:(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颈椎退行性病变,颈部肌肉僵硬;(2)临床表现:发作性眩晕,因头部传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时有恶心呕吐、心悸、视力模糊,听力障碍,颈枕肩部疼痛,失眠等症状。(3)颈椎X片检查:颈椎骨质增生,以2、3、4颈椎增生较多,颈椎生理弧度消失,变平直,甚至后突,部分病人经CT检查有颈椎间盘退变,膨出。

二、治疗原则

祛风散寒,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即: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大,减少椎间盘压力,减轻对椎动脉刺激及脊神经的压迫。

三、治疗方法

1.取穴:颈夹脊穴(距脊柱正中线0.5寸)、风池、完骨、医风、百会、神庭、率谷、头维、内关。

2.操作方法:针刺得气后,接上针疗电麻仪,留针30分钟同时用T、D、P特定电磁波照射颈部。取针后,给予颈肩部拔火罐治疗。每日1次,一疗程10天,疗程间隔3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四、疗效观察

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工作正常,随访观察1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1年内复发,再经上述治疗后症状再次好转;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2.治疗结果:35例中治愈24例,占68.5%,显效6例,占17.3%,有效3例占8.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94.3%。

五、讨论

颈性眩晕主要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属中医“眩晕”范畴。该病因患者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或颈部劳损外伤,气滞血瘀,劳损伤筋骨;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颈部经脉不畅,络脉瘀阻,脑髓因血液不能上承失养而致眩晕。风池,完骨为足少阳胆经穴,医风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三穴能疏通颈部少阳经脉,祛风散寒。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部,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伴行的动脉和静脉丛分布,能改善肩部血液循环。百会,神庭为督脉穴位,具有通督阳气,健脑活络,祛瘀通痹之功效,足少阳胆经率谷穴,足阳明胃经头维穴是治疗眩晕,头痛视物不清有效穴,两穴相配,疏通少阳,阳明经脉。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合于胃心胸,针剌可镇呕止吐,缓解心悸。诸穴相配:阳气充足,经脉畅通,髓海充足,则眩晕,头痛得平。TDP颈部局部照射,能将热力直接渗透到颈部,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消除软组织炎症,解除痉挛。局部颈肩部拨火罐,能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现代医学认为:颈部有脊髓及丰富的神经、血管,椎动脉在颈段行走过程中有4个生理弯曲,其中3个在上颈段,研究证明这是颈性眩晕的影响因素。本组35例临床资料分析,有27例患者颈椎X片示颈2、3、4椎增生,颈部一侧或两例酸胀疼痛,眩晕头痛明显;25例患者颈部肌肉僵硬,可找到压痛或敏感点,经以上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说明针剌上述穴位能使中枢神经得到良性调节,椎动脉血液运行得到改善。急性颈性眩晕治疗效果明显,疗程短,慢性颈部眩晕,疗程长,10例急性患者均治愈,3例治疗无效者为慢性颈性眩晕。

针灸科初诊。

患者因“头痛、发热、呕吐5天,抽搐伴意识障碍3天”于2009年8月1日急诊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入院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经儿科积极抢救,抗炎抗病毒,降低颅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平稳,遂请针灸科会诊。症见:患者神志不清,能睁眼,呼之不应,颈强直,失语、牙关紧闭,吞咽困难,上鼻饲管,双眼向一侧疑视,四肢无力,肌张力低,巴氐征(十)。

证属:惊风,西医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治则:醒脑开窍,祛痰清热,疏经通络。

取穴:百会、攒竹(双)、神庭(双)、头维(双)、人中、肩(双)、曲池(双)、外关(双)、合谷(双)、足三里(双)、梁丘(双)、风市(双)、三阴交(双)、太溪(双)、电针冶疗,1次/日,10天一疗程。

牙关紧闭:下关(双)、颊车(双)、吞咽困难、廉泉、天突。

失语:顶颞前斜线(双)

患者治疗一疗程后,仍处于瞌睡状态,反应差、失语、上鼻饲管,吞咽困难,右侧下肢有轻微活动,治疗二疗程后患者神志清楚,能哭,仍失语、右侧上下肢能活动,能张口、饮水、能吞咽吃饭,取鼻饲管。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神清,颈软,简单说话,能自主进食,饮水,能下床行走,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4级,未引出病理征。患者出院,在门诊继续针灸治疗三周后,神清,说话流利,能唱歌,吞咽正常,行走自如,反应灵敏,左上肢指伸直稍差,力量稍差,嘱加强功能段炼,患者好转。

讨论:乙脑后遗症属中医“惊风”的范畴,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高热为特征的证候,主要由于感受时邪,易化热化,热极生痰生风,导致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病变部位在脑,患者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后常有后遗症。早期针灸治疗,对该病的康复有重要作用。以醒脑开窍,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为主,百会为督脉俞穴,人中、外关、三阴交能醒脑开窍,曲池为手阳胆经合穴,足三里是阳明经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上下配合,疏风清热,活血通络,祛瘀作用,头针顶颞前斜线,廉泉,天突以治失语。丰隆、廉泉治疗吞咽困难。

乙脑后遗症的疗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等,家长应配合医生,应坚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功能锻炼,包括言语,吞咽训练及肢体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杜焕基,赵志奇,赵燕芳.猫的针刺镇痛作用的观察[J].科学通报,1974,(06).

[2]闫丽萍,马骋,李守栋,徐恒.针刺镇痛临床研究与应用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针灸,2004,(12).

[3]针刺镇痛与血脑色氨酸关系的研究[J].针刺研究,1978.

[4]朱舜丽.针刺镇痛的生化物质基础[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01).

[5] 5,6-双羟色胺对猫针刺镇痛的影响――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荧光组化的研究[J].针刺研究,1978,(01).

[6]邹冈,易庆成,汪范生,陆以信,张祖暄,吴时祥.针刺镇痛过程中各脑区脑啡肽含量的变化[J].科学通报,1980.

上一篇:关于钢筋应力应变测试复合材料力电性能的试验... 下一篇:地铁与岩土锚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