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交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7-11 03:17:28

我国社交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文章分析论述社交金融含义,指出社交金融的重要意义,探讨当前社交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就社交金融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交金融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69-01

一、社交金融含义

这是一个互联网信息时代,也是社交的时代,伴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融合,一个名为社交金融的发展模式受到日益关注并被不少平台所追捧。所谓社交金融是指基于社交关系的金融互助行为。它不是当今社会才有的新兴名词,早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标会,标会就相当于现在的民间借贷机构,具有筹措资金和赚取利息双重功能,与现在的P2P平台不同的是,这些机构通常建立在亲情、友情、乡情等“强关系”的基础上。而如今中国社交金融正处于历史机遇期,中国民间借贷的庞大需求没得到满足,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也成为社交金融发展的源动力。

二、社交金融的重要意义及内相关实例

1.社交金融具有去媒的特点。投资和融资都不用通过银行或者其他第三方金融结构,所以融资方可以通过信用非常快速的低成本的得到资金。投资人也可以快速地获得比银行甚至其它理财渠道更高的收益。在特定的人际圈当中,其成员不断地进行资金融通和社交活动,互相帮助成员解决资金困难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最终促使整个人际圈在影响力和质量方便获得了极大提升,从而实现双赢。

2.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金融。利于信用的积累和信息公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资源空间,使得闲散的游资得到了有效地配置从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普惠金融的价值,在有效地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激发了民间借贷的活力。类似网购,社交金融提供的平台既可交易也有记录可以查询,这些交易的积累也即是信用的积累,将这些曾经交易过的记录展示给投资者,可以让借款人对融资方有更深的了解。

3.有效解决P2P平台“刚兑”问题。《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借贷双方将遵循“责任自负、风险自担”的原则;而中介机构则承担客观、真实、全面、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但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但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平台还在坚持刚性兑付,其对于实际坏账率、贷方人详细信息、平台信息中介费标准等要素仍然存在模糊化现象。这些平台为了能够吸引投资,打着保护投资者的名义,肆意承诺保收益,无选择、无条件的兑付,即P2P对一个人的刚兑,成了对所有人的刚兑,P2P既扮演了平台债权的隐形担保方,也成为了所有标的风险的聚集地。在刚性兑付的前提下,平台坏账率一旦高企且大于平台自有资金+风险利差收益,这个游戏自然就玩不下去了,在紧急关头,甚至更有平台依靠“借新还旧”来擅自进行流动性管理,以维系平台的资金链。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新闻看到某某P2P平台老板跑路的原因。而社交金融的发展模式能够使借贷双方实现信息高度互联,以借贷宝为例,如果出借人落实平台方所提出的“不熟不借”原则,即出借方对借款方的信息能够做到知悉、联络,并且凭借信息作出借款决策,也就理所应当的做到“自负责任、自担风险”,上述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4.不止借贷宝。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交金融平台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比如,支付宝整合了APP首页中的原有功能,腾挪出大面积空间推介“可能认识的人”。支付宝打通社交网络数据的决心可见一斑。还有团贷网旗下的“你我金融”便是基于陌生人地理位置的“社交金融众保”模式。借款人、投资人和担保人三种角色在上面组成一个社交圈,可以在平台上自由交流。其中,担保人是新增的角色,每位用户均可申请成为担保人,每一笔借贷业务由若干名担保人提供担保,获得担保利息。此外,还有明确定位在校友圈、MBA圈、商会圈等半熟社交圈子的借贷。传统商业银行也在利用自身的客户优势逐鹿社交金融。

三、社交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1.社交金融发展存在“邓巴”瓶颈。一项新兴事物的发展通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然社交金融也不例外。借款额度与好友数关联的机制倒逼社交关系网络失真,“不熟不借”成了空谈,“自行风控”也就等于没有风控。

2.监管不力。借贷宝的案例也暴露出我国对社交金融法律建设不够完善,目前监管对平台的责任规定其实是相对含糊的,不存在太多硬性的要求。比如,社交金融基于互联网具有电子化、无纸化的特点,证明借贷关系成立的借款合同和证明借贷关系履行的放款凭证等均无书面凭证。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证据保留机制,容易在产生纠纷时举证困难。大部分的社交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中,对于一些不注重保护客户个人隐私的企业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的攻击,导致客户重要身份信息泄露引发纠纷。法律作为公民最有力的维权武器,应当详细明确相关平台的具体责任和客户的维权渠道。

3.盈利模式单一。以借贷宝为例,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逾期的人需要交给平台逾期管理费。因为平台催收是要花很多钱的,逾期不还从第四天开始收费,这个和出借方没有任何关系,由逾期方承担。企业都是逐利的,这样看来,借贷宝岂不是“鼓励”借款人逾期吗。

四、相关建议

1.打造一个具有金融特色的社交平台。目前我国很多社交平台为了拓展盈利面,开始着手发展金融板块,也就是走社交到金融的线路。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走金融到社交的路线,同样也可以达到社交金融的目的。上文提到一个人能维持的真实社交关系的总量是有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社交关系的结构来考虑。比如,构建好社交平台之后,定期开展户外活动或者商务沙龙,让客户的社交圈“活”起来。可以让客户自行组织活动,组织活动者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提高其积极性,我们可以从中抽取少量的平台中介费作为我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客户在活动的同时收获了欢乐,也扩展了自身的人脉。

2.健全相关法规。前几年,P2P的高速发展引起了社会人士高度重视,但因其暴露出巨大的风险隐患让人敬而远之。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相关的法律建设跟不上其发展的速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了保障社交金融能健康发展,相关法规建设必须及时跟进。

3.探寻多渠道盈利模式。单靠逾期管理费支撑运作的社交金融平台是不会长久的,因此,挖掘新的盈利点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宋华俊.互联网金融:有钱就是任性吗.人民法院报,2014.12.22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台州黄岩支行 浙江台州 318000)

(责编:贾伟)

上一篇:试析现代审美特征及其现代美学研究的转向 下一篇:当前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