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时间:2022-07-11 02:04:27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数学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了广大教师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究,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探究 借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教学效果极差。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教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总结了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数学并不是一门好学的学科,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纯粹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并不是真正喜欢数学。这主要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会很快接受,而在课后学生又会碍于数学知识太难,产生畏惧和惰性,不想也不敢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让学生提出课程存在的疑问,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师生共同解决,快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体来讲,培养学生的质疑素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敢于怀疑的精神,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质疑素质常常是一个被教师遗忘的角落,大多数学生没有质疑的意识,教师也没有在意学生的质疑精神。甚至有些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盲目打压学生的积极性。鉴于这种情况,学校领导必须重视起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意识到对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增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进而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使每堂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多样性。比如,就数学自身而言,画图比较多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像,让学生通过看图,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不过,有一些复杂的解析过程,在黑板上是不容易写出来的,或者即使写出来也是比较费时间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展示,让学生逐步进行分析,最后将完整的答案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更能让学生集中精力参与到学习中来,避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格式化,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加乐意进行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必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新奇感,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充满期待。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多元化的反馈信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促进自身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单纯用“好”与“不好”,这并不是评价。

鉴于我们在考虑整体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考虑的。因此,评价除有书面的测评之外,还应该有实践操作评价,在评价时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尽量将评价的方式多元化,使其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评价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总的来说,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仅是停留在学习和考试上面,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的勇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陕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8(1).

[2]尹松青,陈为民.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安徽:中学数学教学,1995(5).

[3]刘康宁,白志新.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J].湖北:中学数学,1987(11).

[4]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5]冯德雄,章明富.符号语言”教学的层次性[J].数学通报,1999(3).

[6]成继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7]蒋庆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6).

上一篇:谈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下一篇:生活――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