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的心理变化与自我调养

时间:2022-07-11 12:17:05

退休老人的心理变化与自我调养

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衰老,会引起心理上的各种变化,而心理卫生与健康长寿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讲究老年心理卫生是十分重要的。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心情烦躁,性子急,耐性差,有的爱发牢骚,喜欢自夸,常常看不惯这、看不惯那,有的固执死板、性情孤僻,说什么就干什么,一旦形成成见就不易改变}有的表现出孤苦伶仃、寡言少语,总觉得退休后大势已去,生活无味;有的兴趣狭窄、不爱活动,无所事事,有的不相信人,好疑心,总觉得年轻人不如自己;有的喜攒东西,好积钱,吝啬不堪,有的说话颠三倒四、絮絮叨叨,和年轻人的活泼性格合不来,有的特别关心自己,过分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害怕死亡的到来

应当指出的是,大部分退休老人的心理是健康的,上述心理不健康的只是极少数。那么,造成这些老年人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哪些呢?

1,老人退休后,对家庭持有一种依存心理。他们并不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而是期望得到其他家庭成员越来越多的关心,爱护、尊敬和信任。否则,会使部分老人产生不满情绪和晚年孤独感。

2,刚退休后的老人,都会产生抚助子女的心理需要,主动承担起家务劳动、教育第三代和照看门户的重任。但随着年龄的增高,老人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降低,慢慢地便由抚助需要,变化为求助需要,如陪伴就医、煎药护理、帮助洗澡擦背、理发洗(梳)头等。如果他们的这种求助心理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忧郁、消极和怨恨情绪以及家庭遗弃感。

3,退休老人在退休后的第一个五年中,仍希望能继续参加工作,为社会再作贡献,特别是那些长期习惯于积极而有规律的在职生活,一下子转到慢节奏的退休生活的老年人,往往会因生活紧张程度的突然降低,而感到心理上的无所适从,无所事事。有的老知识分子不愿在退休后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消磨在家务事上,有的体力劳动者不愿过清闲的退休生活。有些性格好强的老人会因其退休前“壮志未酬”而感到失望,退休后成就心理就变得更强烈,一旦不能如愿,就会诱发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4,老年人害怕孤独,害怕无人关心过问自己,害怕自己会遭到别人的嫌弃。因此,他们退休后,亲和心理便油然而生,除了求得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亲热和睦外,还希望与朋发、邻居友好往来,用以解除老年寂寞,消除自己经常缅怀旧事的伤感情绪。据观察发现,低龄老人的亲和心理低于高龄老人,女性老人低于男性老人,脑力劳动老人低于体力劳动老人j丧偶老人的亲和心理尤为强烈。

5,一些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看到个别家庭中子孙对有病老人的恶劣态度,就会伤害老人切求健康长寿的心理。

6,老年失偶、离婚者为了避免老年孤独,产生求偶心理。但由于老人再婚,常带来激烈的家庭矛盾和社会舆论,这就使得不少有情老人终不能成眷属,即使再婚了也可能由于受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偏见而被迫分离。旧的传统习俗和封建礼教使孤独老人不能很好适应这一心理变迁,因而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行为。

7,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还与他们的社会交往有关。多方面交往的老年人,在心理上的异常改变不会有多大,只有那些兴趣狭窄的人,由于其活动范围小,常常会感到寂寞和孤单,情绪上容易激动或抑郁,而这些精神状态,对老年人的健康和长寿都是不利的。

乐观的情绪能促进身心健康,甚至可以成为治疗疾病的一味“良药”。许多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说明,他们除了长期坚持适宜的劳动、锻炼、注意卫生和以素食为主等因素外,还与精神乐观、少发脾气有密切关系。一百一十二岁的湖北宜昌市老中医林雄成认为,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索在于情绪乐观,天下无不可了之事,任何事最终都会解决,遇事要想得开,并要能忍耐,遇事不怒,从容不迫。现代医学研究表砚,神经系统活动与生命衰老的关系最大。国外有人统计,人类疾病中,因为身(肉体)心(精神)失调所引起的占50~80%。 研究长寿的学者胡夫兰德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忌妒和憎恨等。”近年来不少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也都证实:不安和紧张的情绪在短时间内可使胆固醇升高,会导致实验动物心肌的损害,还能引起高血压以及肿瘤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争吵、暴怒而诱发中风猝死或心脏病发作,以及由于突如其来的巨大悲伤而出现昏倒、短暂意识丧失等现象也屡见不鲜。与此相反,愉快的情绪不仅能促进疾病的康复,而且可以帮助消化、循环和振奋一切器官,活跃生命功能,以至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那么,退休老人如何讲究心理卫生呢?

一,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生活起居规律化。退休后的老人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就应该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当好顾问,参谋,辅导青少年,培养接班人等等,把自己的丰富经验继续献给杜会。只有使自己不离开社会生活,才会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增加晚年生活的乐趣。

二、加强营养,坚持锻炼,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大脑的机能状态与心理卫生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通过勤于用脑以及注意营养、充足睡眠、避免过劳等措施来维持大脑正常功能外,还必须积极锻炼身体,经常到空气清新的公园、海滨、湖畔或者阳台,林荫道、田野等处活动肢体,呼吸新鲜空气。

三、克服有害身心的不良习惯。如戒烟、不酗酒、尽量少用药等等。

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国外不少学者通过词查和研究指出:对退休后的老人应进行再教育,使老人们掌握一种适合自己体力的新技能,从而既达到寄托精神的目的,又为社会刨造财富,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晚年境况。老年人在退休后,生活也应有目标,时刻有自己的追求,最好每天都觉得有不少有趣的事情正等待着自己去做,比如:编织、修理、园艺、烹调等技术,音乐、书法、绘画、赋诗、摄影等文学艺术修养,下棋、看戏、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练拳、散步、游泳等各种文体活动。总之,只要根据老年人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培养正当的爱好,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

上一篇:高血压病的非药物疗法 下一篇:注意力及其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