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年制高职生物学的一些教学法

时间:2022-07-11 08:06:02

浅谈五年制高职生物学的一些教学法

Som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Biology in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Tang Fengbo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宝鸡 721013)

(Baoj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Baoji 721013,China)

摘要:高职五年制学生来自初中,而且基础差,生物学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上好生物课,我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微观知识宏观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Abstract: The five-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come from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ir foundation is poor, and the biological content is abstract. To get good effect of biology class, I try to us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flexibly use body language, humor language, physical thing, teaching aids, experiments to organize the teaching, to make the class full of joy, micro- oriented knowledge become macroscopic, change complete things to simple, make the abstract knowledge become concrete, so that the students will feel happy to learn.

关键词:生物学 教学法 多媒体

Key words: biology;pedagogy;multimedia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55-01

0引言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教学方法尤其重要。本人就高职五年制生物学教学方法谈一些一些体会。

1从绪论课开始紧紧抓住学生

绪论是生物学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的第二个重点是学习生物课的意义。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良性循环

具体采用的教法有:

2.1 用比喻突破难点以不同的深度将花生米覆盖、镶嵌或贯穿在课堂,如蛋白质分子类似于花生米,磷脂分子类似爆米花等。学生们在听到花生糕时都笑了,因为蛋白质和它的确有点像!同时我又说:与真实的花生糕相比细胞膜也存在差异:①磷脂分子,即它的“爆米花”只有两层;②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流动是是真个细胞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比喻中不恰当部分,避免误导)。

2.2 用古诗词激发兴趣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三种方式,它们是:①自由扩散:用“飞流直下千尺”来形容。“飞流”表明需要能量,而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载体的运动则通过“直下”表达出来。②协助扩散:用 “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加以解释。“轻舟”表明载体不用能量,“已过万重山”暗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流动。③主动运输:用 “逆水行舟用力撑”来说明。“逆水”代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流动,“行舟”表示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则通过“用力撑”表示。

2.3 用儿歌法助记《生物教学》中有两个很好的例子:

例1植物体内缺乏不能再度利用的S、Mn、Ca、Fe、B等元素时,植物的幼叶先死亡――刘(S)猛(Mn)盖(Ca)铁(Fe)棚(B)经商,不慎跌跤,幼年(叶)受伤;植物体内缺乏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时,植物体老叶先死――林(P)妹妹(Mg)用钾(K)弹(N)射中老爷(叶)受伤。

例2,有丝分裂各期特征:①间期特征:复制DNA、合成蛋白质――D复蛋合在间期;②前期特征:核仁、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仁膜消失两体现;③中期特征: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构成赤道板――赤道板上排整齐;④后期特征: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均分牵拉向两极;⑤末期特征:核仁、核膜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仁膜重现两体失。

2.4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如何设计难讲课题的兴奋点呢,像光合作用,就可以利用它的两个反应式来进行发散创新。①H2O叶绿光体2H+1/2O2因为氢气是一种无污染的可燃气体,可用于火箭做高级燃料。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得到便宜的氢气多好!我们对叶绿体的生理条件进行模拟,在太阳下晒晒水,氢气和氧气就产生了。②ADP+Pi叶绿。如果可以科学利用光体ATP反应式作用更大,我们活着需要很多很多的能量,被我们消化吸收的食物有99%以上被氧化分解后形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以及能量,食物里只有不到1%的物质是用来构造我们身体的!如果我们可以模拟绿叶生产出绿色衣服来穿,用特殊的导管将绿叶在光合作用下制造的ATP输尽我们的身体,那样,为满足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我们一个月只要吃几顿饭就可以了,让绿叶尽情地为我们创造生命需要的的能量吧!

2.5 用比较法综合复习①生物课中有三个“基础”,两个“基本”特别容易记混,怎样对它们加以区分呢?我将它们找出放在一起,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重点字进行区分,就可以清楚的分辨他们的含义了!例如:P1倒5行: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P9T6行,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P41T3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P44T2行,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P65倒T3行,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②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体外燃烧。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为了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掉,给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论是体外燃烧还是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糖类和脂肪的产物不会发生改变,也会释放相同的能量。蛋白质在两种情况下的产物却有区别,所以释放的能量也不一样。

2.6 理论联系实际

2.7 多用实物,多动手作实验有识之士都以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挂图给学生的感觉远没有实物真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的效果要大大强过让学生对实验原理本身进行了解。

2.8 多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也是联系师生感情进双向交流的重要纽带,课堂老师需要顾及所有的学生,对那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很难给于足够的关注,参加第二课堂的学生比较少刚好可以对这个缺陷加以弥补,我组织学生制作“过塑”红叶标本,帮助学生认识学校的花卉。

3利用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把微观知识宏观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解

3.1 把微观知识宏观化

3.2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微观、动态、抽象的。用多媒体教学就可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首先可通过动画显示显微镜下的中期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通过讲述很快掌握其观察方法,使学生对难以理解的人类染色体有了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然后再将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组的效果图演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顺利的将无序排列的染色体剪贴在核型分析报告上。效果很理想。

总之,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我们一定能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生物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大同矿区石炭纪煤层复合顶板条件大采高开采相... 下一篇:深部高应力影响变形巷道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