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应注意的几种综合征

时间:2022-07-11 07:25:26

理财应注意的几种综合征

经济决策理论历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动物。然而,人类在许多方面有非理性的特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所谓的“框架效应”。在这一效应下,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做出的一种选择,将对后来的选择具有戏剧性的影响。研究者发现来自决策系统中的情绪偏爱的整合是框架效应产生的潜在原因。现代人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狭隘情绪、从众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从而萌生了形形的“理财综合征”。这里摘选四种常见的理财综合征给投资者提个醒。

遗漏细节

目前,有些家庭在理财中不注意各种细微的节约,如使用信用卡时,对卡中是否有钱心中无数,随意透支而不及时补足,到头来却要支付高于存款利息数倍的透支罚息。

指导处方:马上来一次家庭资产清核、登记,随时记录新购进的物品及已处理、损耗的物品,对家庭财产和物品进行分类保管。

懒得管钱

有这种症状的人认为,自己没钱,就不需要理财。或是自己的钱就这么多,有钱就花,没钱就赚,省去那些理财的烦恼,更没有任何的理财规划,通常等到需要用大钱的时候才开始怨叹没钱。 指导处方:理财越早开始越好,而且就算只有一块钱也要学着如何运用理财,即使是富翁,也是从很少的钱开始累积的,而只要养成好的理财习惯,累积资产并不难。

追高杀低

理财不能感性,因为单纯仰赖情绪理财是最失败的策略。就像大部分投资人都知道不要追高杀低,但是仍然重蹈覆辙,主要就是无法克服贪婪或恐惧的情绪。比如,听信股票明牌赚钱的概率,大概只比中乐透高一些,不过仍然有许多投资者相信股市明牌,同样是因为贪婪想赚钱,却又没信心自己选股的情绪所致。

指导处方:想要以理性的态度进行理财,就必须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投资情绪,尤其是要训练自己专业、冷静地分析市况,克服恐惧及贪婪的人性弱点。

盲从专家

记得几年前曾有理财专家告诉大众,投资股票时要随时买,不要卖。如果是不明就里一味遵循这种傻瓜投资术,最后也可能变成所谓的理财傻瓜。前几年股市在牛市的时候,许多投资机构都建议大众一定要将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股市,然而,许多退休的老夫妇,把八九成的退休金都投入股市,最后连老本都赔光了。

指导处方:专家所做的建议,不见得适合自己。最好先了解自己的理财个性以及人生所处的理财阶段,看看自己的风险承受度有多高,才能从众多的理财专家建议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法。(摘自《人是理性的经济动物吗?》 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权威经济学家)

上一篇:2007银行理财产品如何选择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出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