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言输出中语境的作用

时间:2022-07-11 07:05:04

谈语言输出中语境的作用

【摘 要】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是教学目的之一,惟有学生具备相应的蕴输出能力,才能顺畅的进入交际活动,进行跨文化交流。语境的创设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密切相关,在母语语境下,利用间接语境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训练,能够削弱母语的影响,实现外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本文就这一观点展开议论。

【关键词】语言输出;语境;语言交际能力

一、二语习得需要可理解性输入

Kranshen 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二语习得充要条件是可理解性输入。Swain提出:可理解性输出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指出语言输出不是一件事、一个发生而是一个行为、一个过程,在特定(互动)条件下的语言输出行为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语言理解完全不同。Schmidt提出注意假设理论,认为只有注意到才能学得到。Mackey的研究证实: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学习者努力辨识听到的语言同时又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获得相应的反馈。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是通过使用调整工具来运行的。话语就是一种调整工具。学习者通过利用目标语反思产出的语言来调整二语学习。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可理解性语言输出是调整内在化知识的认知工具,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个体知识的再辨识,是建构和解构知识的工具。Swain等人的研究证实协作对话是学习语言的一种资源,指出:“将思想转成言语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记忆提取,而是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发言水平的过程”。 Vygotsky等人的研究认为:话语是“表述思想,将思想转化成人工制品形式的工具,而且也是可获得的一种进一步反思的资源。”话语,即语言输出,是在完成思想,是通过再塑造经历成为语言发展的一种途径。输出假设及其相应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语言输出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外语学习中,应强化用目的语语言输出的环节。那么如何让语言输出促使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哪?借助效应语境的语言输出将是有效途径。

二、母语迁移需要情境性语境

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离不开情景语境。语言输出需要情景语境的伴随,相依的情景语境也在激活相应的语言形式并促进的语言意义传达。但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是在目的语语境缺失母语语境陪伴的条件下进行目的语学习,他们始终是在用母语来进行思考和学习,并且是在借用母语语境来理解和掌握外语的语言形式与现象,而这种母语情景语境和外语语言形式的互动总是自动发生的,使外语学习者始终受到母语的干扰,产生了母语迁移现象,即学习者由于不知道某种外语语言形式和什么样的情景语境相结合匹配,会不自觉地将外语语言形式和某个母语的情景语境相连接,造成母语语境介入并与外语语言形式互动,形成了错误的或不恰当的匹配,造成了母语式外语,或在真实的外语语境下无法找到相应的外语形式而造成了哑巴外语的现象。换句话,目的语语境的缺失、母语语境知识长期处于激活状态会导致母语语境知识发挥作用,进而激活大脑中相应母语表达式,或造成外语语言形式与相应情景语境链接的断裂。徐浩等人的研究(2007)也证实了学习者在使用外语时存在着母语补缺现象,并随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加强,并且指出语言输入知识的增加并不能取代语言输出的训练。因此,为了消减母语迁移和补缺现象的发生,在目的语输入和输出环节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恰当的情节语境,以帮助学习者理解语言形式与语境的关系、掌握语言形式与恰当语境的合理匹配,促进恰当、准确、流利的语言输出,进而培养与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那么对于母语环境下的语言学习者来说,如何获得目的语语境哪?

三、情节语境可提升语言输出的能力和效果

在母语语境下,外语学习者并不能始终有操本族语者相伴,针对缺少真实语境的困境,利用间接语境可弥补这一不足。可以说,人类的语言形式始终是与情景语境进行的配置与互动的,语境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便是需要在与语言形式相匹配的情景语境中进行的人际互动。在情景语境中,语言形式与相应情景语境处于链接和匹配的状态,学习者保持着对语言知识与相应语境的敏感认知状态,在学习和使用语言形式的时候,激活的外语与相应语境的互动阻止了母语语境补缺的发生。 人的大脑为语言形式创造间接语境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可超越时空地域的限制,凭借想象力和以往的经验与阅历,对缺失的语境背景的语言形式进行自动补缺。在真实语境缺失的情况下,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可以凭借大脑赋予我们的能力,借助教师的帮助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力,创造出间接语境,帮助外语学习者实现与本族语者的交流。实际上,阅读或观看本族语人的文字等作品并用目的语对其发表感想和写出观后感便是与情景语境相匹配的人际互动。本族语人创作的电影、电视剧、小说,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习俗,能为外语学习者提供间接且真实的语境,在真实语境的缺失情况下,充分利用这种间接语境是学习外语的有效的办法。在我国有大量的优秀的外语人才和外语工作者,他们大多是在缺少甚至没有本族语人相伴的条件下,通过刻苦钻研和辛勤学习来学好外语的,他们便是利用间接语境学习外语的佐证;因此,利用丰富的外语文献和图像资源可以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提供情景语境,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语言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而语言教学同样也是一个认知过程。教与学是一个互动的认知过程,这和语言使用的互动本质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外语为媒介,师生共同探讨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形式了间接语境,具有较高外语水平教师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反馈和评估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语言学习的一种资源。Long(1983,1996)的互动假设(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认为跟本族语人或二语水平较高者会话,通过协商意思使学习者有选择地注意到所学语言的特征,可有效地将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以及学习者的内在能力连接起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同样地在我国,几乎每一个优秀的外语工作者和学习者在谈及外语学习体验时都会明确指出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对成功外语学习的最大意义和作用,这正是与高水平外语学习者在间接语境中进行语言互动,促进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佐证。在实现语言教学的资源价值中,学习者因素是起决定作用的。学生是整个教与学的施动者,是自己学习的主管者,他们不会全面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依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和兴趣,从老师那里吸收自己想要的知识。换言之,如果学习者对教师的教育和评估没用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探讨,教师的劳动就会失去意义。经常有老师抱怨学生总是在说或写的作业中反复犯同样的错误,那是因为教学过程缺失了学习者参与。因此,教师应将学习者因素考虑进去,要求学习者结合教师的评估对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协作讨论,这不仅促使学习者关注教师的评价和教育还创造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平台,同时还确保了语言输出环节的有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外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母语环境下,充分考虑学习者因素、利用间接语境通过进行目的语的语言输出的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云《论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7.期。

[2]常晨光. 语法隐喻与经验的重新建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年第1期。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上一篇: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探究 下一篇:“问、探、展、评”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