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7-11 03:18:00

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摘 要:建设园林城市是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性措施,对发展城市投资环境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城市森林绿地能够缓解和改善城市化引起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城市绿化;环境问题;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31-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愈来愈重视城市环境的建设。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绿化工程,对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及形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随着对城市绿化研究的深入,其绿化树种的引进与选择成为城市绿化的研究重点。随着气候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城市绿化树种结构的构成已经随着许多非原生树种的引进而大大的改变了。

城市化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长足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和资金短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情况下,城市化而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尤其突出。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人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城市首当其冲。粉尘、噪音、有害气体等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患有肺癌、气管炎、高血压等“城市病” ,深为人们所忧虑。在大自然的惩罚下,从森林中走出来的人类终于认识到“把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在森林中”“城市发展必然与自然共存”的必要性。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绿化得到了迅猛发展。

2城市绿化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绿化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是指以狩猎围牧为目的园圃的自然萌生阶段;以满足达官贵人及宗教需求为目的创意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城市公共绿地阶段是指19世纪中后期,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的卫生环境恶化,由于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激增,促使城市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绿色空间。欧洲、北美掀起的被称之为“公园运动”是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初,尤其是二战以后,欧、亚各国在废墟上开始重建城市家园。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乏以城乡一体化的思维方式在区域层次上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多侧重于建成区。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包括城市屋顶绿化和城市垂直绿化两部分,是城市特殊空间的绿化形式。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生态环境,大幅度地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

3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绿化的环境功能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渗透,城市绿化形成“经济波澜”。 在人口稠密、建筑拥挤的地区进行“拆房建绿”以及结合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绿化建设,对国家和建设单位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这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而投资者也直接受益,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但是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一个是以取材为主。城市绿化其经济回报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丰厚,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城市对园林的需求分为2个方面:一是作为基础设施,应当由市政当局作为公共产品共给全体市民;二是作为休闲设施,则可以由法人实体作为法人产品提供给部分市民。

4城市绿化的市场导向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获得理想的市场效应,保障绿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运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发展计划引导市场的运行,规范市场行为,运用法律、法规,使行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方向、资源配置符合城市绿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从事绿化行业的法人成千上万,具有不同的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他们的经营成果是社会经济成果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布在各个专业、各个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各个法人进行直接管理。他们的生产质量、诚信经营、技术水平,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城市绿化的质量、造价等诸多方面。我国绿化业经营领域已向国外开拓,尤其是“入世”以后,需要建立与国际贸易相一致的市场规则,把经营活动纳入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的轨道之中。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投资,以及市民对绿化的消费,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各种所有制的相关企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绿化市场。其中包括:科学技术、规划设计、绿化材料生产、绿化施工、机具肥料药剂生产、绿化养护及游览服务等。

5 城市绿化规划的原则

对城市中的绿地系统的用地比重,布局形式及绿地效应进行研究才能使城市绿地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起明显的作用,而且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绿地的规划布局,把城市绿地建设好、整顿好、规划好、管理好。

搞好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全面安排,综合考虑。②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点从实际出发。③城市绿化应比例合理,均衡分布,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④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既要有近期的安排,也要有远景的目标,做到远近结合。⑤在发挥城市绿化综合功能的前提下,做好城市绿化的经营管理,规划与建设,并注意结合生产,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6 结语

科学合理地做好绿化系统的生态规划和建设管理就是城市绿化的光明之路,这将是发展园林城市的努力方向。我国城市城市绿化系统21世纪的规划,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良好生活方式的场所――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吴人韦.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J].城市规划,1998(6).

[2]孟兆桢.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J].中国园林,2002(4).

[3]常庆禄,王森.走出城市园林建设误区提高绿化生态效益[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13(1)7~11.

[4]姜允芳,石铁矛.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5(1).

[5]张庆费.城市生态绿化的概念和建设原则初探[J].中国园林,2001,17(4).

上一篇:核桃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居住区生态化环境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