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作用意义

时间:2022-07-11 12:16:43

个税改革作用意义

税收作用与意义是由税收的本质所决定,是税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具体表现在税收的作用与意义。税收的作用与意义具有内在性、客观性和稳定性特征。税收的基本作用具体是组织财政收作用、收入分配作用、写作职称论文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作用。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作用与意义就是要达到税收的基本作用。即实现组织财政收入作用、经济调节作用、调节收入分配作用。下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作用与意义。

一、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宏观经济效应

(1)更好的组织财政收入。组织收入是税收的基本功能,这是任何税种的共性。早期各国个人所得税几乎都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筹措战争经费而开征的。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收益为课税基础,收益来源于个人的经济活动。只要有一定的收入,就可以征收所得税,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资源的不断增加,经济活动的日益扩大,所得税也随之增加。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个人所得税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同步增长。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组织收入的功能在世界各国日益得到增强。(见表2--1)

表(2---1)DECD国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国别个人所得税比重社会保险税比重广义个人所得税比重

美国40.522.462.9

英国27.516.744.2

澳大利亚43.3043.3

加拿大37.813.451.2

法国17.433.951.3

日本18.834.653.4

意大利25.026.851.8

瑞士31.822.254.0

卢森堡18.822.441.2

西班牙20.830.050.8

平均(未加权)28.1722.2450.41

资料来源:OECDinfigures,2001Edition,P38-39

从表2--1可知,在这10个OECD国家的税收结构中,个人所得税平均比重为28.17%,社会保险税平均比重为22.24%。如果把社会保险税也加在一起,广义个人所得税的平均比重达50.4196。可见,个人所得税(尤其是广义个人所得税)己成为这些国家政府的一大税收来源。

(2)经济调节。个人所得税作为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之一,它的作用可以描述为:当经济衰退时,收入水平下降,有些人的收入降到免税的范围之内,有些人的收入降到较低税率档次,即出现累进税率下的“累退下滑”效应。反之,当经济过热时,收入水平上升,有些人可支配收入超出了免税范围,需要纳税,有些收入上升到较高的税率档次,需要交纳更多的税,即出现累进税率下的“累进爬升”效应。由于消费需求取决于个人可支配收入,所以在经济衰退时,纳税负担自动减少,也就缓和了消费需求的下降;而在经济过热时,纳税负担自动增加,也就制约了消费需求的上升。

(3)调节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功能。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由于在分配上的按照要素察赋的质量和多少进行分配往往会造成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从而影响社会协调和稳定,进而损害效率。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公平的重要工具。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累进税率进行的,累进税率下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所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从而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征税(或免税),而对高收入者按较高的税率征税。这有利于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结构,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之内,累进税率幅度越大,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功能就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高的累进税一方面会引致人的逃税动机,从而损伤效率和公平;另一方面会抑制人们的劳动、投资等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损害效率,最终也不利于公平。除了个人所得税累进机制外,征税方式也可促进公平分配,如对主要为低收入者收入类型的所得(如工薪所得)采用较主要为高收入者收入类型的所得(如资本所得)高的税率,也有助于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费用扣除上,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使用同样的标准定额扣除,从而收入较低者的平均税率低于高收入者的平均税率,也有助于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微观经济效应

个人所得税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和工作努力的影响被认为是导致“市场变形”最严重的领域。在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人们工作意愿将受到影响。如果用工作与休闲的时间比值大小来衡量,那么,在累进税情况下,这个比值较在比例税的情况下为小,而在同样是累进税时,高累进税率将更多地减少这一比值。由于征收个人所得税,减少了人们的税后可支配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而减少休闲,增加工作时间,产生“收入效应”;同时,由于课税,降低了休闲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使对劳动和休闲两者的选择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纳税人以休闲代替劳动,产生“替代效应”。

(2)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对家庭投资的影响可以从“收入效应一”和“替代效应”两方面来说明,即对投资收益课税后会减少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从而对其投资行为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由于投资收益率的下降,抑制了投资的积极性,使纳税人增加消费,此为“替代效应”;二是由于投资收益率的下降,减少了纳税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为了保持原来的收益水平,纳税人不得不增加投资,此为“收入效应”。正如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一样,个人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也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

(3)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认为,影响个人储蓄行为有两个经济方面的原因,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正是通过对这两方面的影响而反映出来的。

一是收入效应。源于“生命周期”假设的收入效应是指个人储蓄量的多少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一生中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而引起其收入的下降必然导致其储蓄的下降。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收入和消费并不会一致,每个人将据其在一生中可能提供的工作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消费与储蓄计划。根据这一假设,任何对个人一生的期望收入的永久性减少将会影响到其一生的计划消费模式。因此,个人为将来消费而准备的储蓄量将下降。只要开征所得税,这一“收入效应”就难以避免。

二是储蓄行为与报酬率的关系。报酬率在储蓄上表现为利息率,报酬率越高,储蓄者用于未来消费的“价格”就越低,储蓄量就会增加。任何直接或间接使个人报酬率下降的行为将会影响到个人的储蓄行为,政府对个人利息、资本收益等征税,导致报酬率下降,进而影响个人在现时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最终产生“税收导向”的经济效应。

上一篇:非税管理存 下一篇:跨期摊提费用会计变化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