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 等级 审美

时间:2022-07-11 12:11:05

财富 等级 审美

印章材质的多样化选择,是中国印章体系的重要特征。

古玺印的原始形态,经历过一个陶质的阶段。随着青铜文化的成熟,青铜作为印材的主流地位在整个印史上延续了近二千年。卫宏《汉旧仪》记述秦以前印章的材质状况是,“民皆以金、玉、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表明先秦已经进入印章质材多样化的阶段。由比较单一的青铜转为对明确体现财富与地位的金、银、玉的追求,是社会等级秩序明晰化的反映,同时也蕴涵着印章审美意识的发展――即社会心理形成了对贵重材质的崇尚以及对质地美的向往。

“班爵授官金银铜,橐驼龟鼻分卑崇”。战国时代,玉印、银印开始被纳入职官印章的体系,如传世“春安君”、“广平君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统一的官印制度完全构建完备,这一制度的特点之一,就是以各方面的物化标志来体现官爵高下。由玉的自然美属性及其珍稀,被古人演绎为至高的道德情感与品格象征,《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卫宏曰:“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陕西咸阳出土西汉“皇后之玺”玉印,印证了卫宏对于西汉帝、后玺制的记载。这就是说,以玉作为印章最高等级的地位开始确定,进而成为君权神授的象征,此后历代帝王玺宝基本袭用玉印。汉代确立的官印制度,质材是其等级因素的基本体现,当然也包括印钮、印绶、自铭等方面。我们通过出土实物古文献记载相互考较,可以简要梳理出其等级标志如下表。

在这一制度中,不同价值阶位的贵金属被作为代表不同等级地位的直接标志。显然,拥有者的地位、财富由此得到了感性的确证。而当贵重印材成为等级观念的体现时,其质材也随之被拥有者和希望拥有者认为是美的。

财富、等级地位与审美,就这样联系起来支配着人们对于印章质材的选择。中国印章注重质材的尊贵与感性表现的社会心理,可以说在玺印作为职权、地位的凭信之时即已渐次形成,由此主导着整个印章审美的历史进程。

古玺印时代的印材

玉、金、银、铜是古玺印时代材质的基本选择,又以铜占据主体地位。在私印的选材上,并无制度的约束,但实际上仍然与社会地位有关。

晶玉印玉印流行于战国至汉代。由于以上原因,汉晋南北朝至唐宋时代玉质官印十分稀见,私印间有玉质制作,历代不绝如缕。汉代玉印文字采用砣治为主,也有直接刻成,文字多端严娟丽,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古代玉的概念比较宽泛,除了软玉、玛垴、水晶以外,白晶石等类玉的杂石也被视为玉类。故战国至汉代玉印的质料并不纯粹。

金印根据目前实物所见,金印最早出现在西汉初期。晋至南朝使用金印的范围略宽,如晋诸王太妃、妃、长公主、公主封君,南朝的列将军、开国公及县乡亭侯等也规定使用金印。两汉魏晋及南北朝金印,建国以来多有出土。如广州南越王墓出土“文帝行玺”、“泰子”、“右夫人玺”;陕西阳平关铁路工地发现东汉初“朔宁王太后玺”;云南晋宁滇王墓出土“滇王之印”;江苏邗江东汉刘荆墓发现的“广陵王玺”;山东峄县发现西晋“平东将军章”;湖南长沙出土西晋“关中侯印”;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范阳公章”等都是这一时期所铸刻的金印。东汉以后往往用鎏金替代,反映了国库的空虚与官爵滥封。其后帝王后妃及高官亦有使用金印的。汉魏时期的金质私印也已有多件发现。

银印 如上表所示,银质官印范围限于三公以下的高官。汉代比二千石以上官秩的有九卿、河南尹、郡太守、王国相、中尉、内史、郡都尉等。魏晋南北朝基本承袭这一制度。魏晋以后相当部分官印亦以铜质鎏银作为替代。传世战国、秦汉魏晋私印也偶见有银质制作。明代制度授银印范围为正一品、正二品、从二品官,武臣如征西、镇朔、平蛮诸将军。清代康熙十五年规定:“公、侯、伯用银印。”明清银官印的形制已不同于汉晋时期,印面加大至10厘米左右,钮式多为虎钮或p钮。

铜印青铜是先秦至唐宋元官私印的主要印材。及至明清时期,除普通官印仍用铜质铸造外,一般私印已渐为牙、角、木、石等替代,铜印逐步淡出。

在金属印材占主流地位的古玺印时代,对于印章质料的选择,无疑更多地追求其价值属性。但在私印范围内也出现了一些替代性的材质,如陶瓷、骨角、木竹与石章。这些虽然未占主体,且有相当部分属于殉葬明器,但中国印章材质多样化的格局却由此形成,印章作为立体艺术的性质得到了强化。这一格局对于印章艺术审美的发展进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陶瓷印陶玺在战国以前已作为抑印文字的器具。至汉唐时代,陶印主要作为殉葬明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过出土唐代“蒲州之印”及“夏州都督府・银州之印”两面陶印,可能属于正式官印缺位时的暂用品。明清紫砂器制作在部分地区流行,紫砂印章遂成为一些文人所雅好的新颖的品类。

瓷印则是随着唐宋制瓷业繁荣而出现的。宋元的私印出现了景德镇窑的青白瓷,明清的德化窑及仿汝窑瓷印也有发现。在石章普及以后,瓷印仍然被文人印家视为别有情趣的玩赏之物。

骨角印原始人类用具曾经以骨角为材料。战国至汉代印章已偶见兽骨、象牙一类。如《斋古印集》著录之“”牙质玺,长沙柳家大山战国墓出土骨质“敬”字玺。山西金代阎德源墓出土的一套私印,全为牛角刻制。宋元牙章在传世品中也有发现。明清、民国时期,骨角类更多地成为个人印信的用材,其中象牙、犀角则为上乘之选。

竹木印竹、木质地易朽,早期遗存不多。见于考古发现的有朝鲜乐浪汉墓出土的“乐浪太守掾王光之印・臣光”两面印和“王光私印”、“五官掾王盱印・王盱印信”两面印。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长沙马王堆汉墓、甘肃额济纳旗甲渠候官遗址、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也都出土过木质私印。北齐“督摄万机”木质官印,是文献记载用作官印的创例。宋以来使用木印渐为多见,上海明墓中曾发现过明正德进土朱豹的“平安家信”、“朱氏子文”木印。明清帝后玺宝中也出现了木质制作。作为实用印章,木印有其取材便利的优势。竹印则是受到竹制文房用具的影响而出现,清季名家邓石如、潘西凤、乔林、吴熙载等都有竹根印章存世,古朴奇特,亦寄托文人情怀。

文人篆刻时代的石印材

作为由铜印时代向石印时代过渡的阶段,私印选材多样化是宋元明时期的印章领域的一个明显现象,与此际官印形制、材质的简朴单一倾向形成不同的演化趋势。文人用印的艺术化性格进一步凸显,必然影响着印材的审美风尚。早期一些作为替代选择的材质转化为出于趣味性与个性追求的自觉采纳,独特性和材质的自然美属性更受文人阶层的关注,而对于材质尊贵性的考虑反而弱化或者隐性化。这是中国印章审美历程的又一发展阶段。

印章材质上对于自然美的关注,既包含了质地多样性的认同,也包含对色泽丰富性的追求。当然取材与制作便利也是选择的基本出发点之一。而陶瓷、骨角、木竹与石章的组合在此期出现上升的趋势,直至明代中期以后石章成为私印选材主流而取代铜印的位置。追溯这一类材质介入印章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印材特性的认识利用与不同效用、不同制作技术条件、不同欣赏风气之间关系。

早期石印材与后期篆刻石印并非同一性质。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地曾出土石质“工和世”玺。江苏、湖南、山东、山西、新疆等地考古发掘亦发现不同时期的石印,其质有炭精石、滑石及其它杂石。这类石印大多文字刻画草率,形制粗简,主要仍属殉葬明器,是一种替代的选择。

明清篆刻印材转向叶腊石和高岭石类的低硬度石料,是印章材质的实质性变革,其审美心理源于尚玉情绪的延伸。叶腊石含有不同的色素离子而呈现各种斑斓的色彩,冻石色泽纯净,质多半透明而温润,这些与玉的外观性状相似。石印材传统产地主要有福建寿山,浙江昌化、青田。在广东、山东、湖南、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其它省区也有不同的石品,但大多为近世所开发。印石习惯上依据产地、坑口或色泽、质地特点而定名。佳石不仅色彩丰富、且易于镌刻,适宜雕饰多种钮式。石质佳好、印钮精致、篆刻出于名家的印章常被冠以“三美”之称。

明清以来石章的主要产地与品类有:

青田石产于浙田县山口、方山一带为主。青田石色彩各异,有黄、白、紫、褐、红、灰、淡绿及杂色等,但以淡青色居多。名品有“灯光冻”、“封门青”、“白果冻”等,质地晶莹通灵,易于受刀,最与玉的性状相通,是印石中的逸品,历来受到印家激赏,但近世佳者产出渐少,品正、色净而无裂纹的颇不易得。近年因市场风气推动,不同坑口与色泽的青田新品种时有出现。

昌化石因产于浙江临安县昌化而得名。微透明,有红、黄、豆青、白、黑褐、紫、灰等色,但多为数色相参。纯净而透明程度较高的“藕粉冻”、“玛瑙冻”、“牛角冻”等为上品。

受收藏者推重的名品――鸡血石,出自昌化玉岩山。因在成矿过程中硫化汞充填人裂隙中,形成鲜红色斑块而得名。“鸡血石”以底质温润,细纯无杂质,红斑鲜艳深厚者为优。其中底质白如羊脂冻者最上,黄冻次之,藕粉冻或黑褐色称牛角冻者又次。底质灰白沉闷,多含砂钉或全属硬质的称“昌化根”,是其下品。

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因坑口、色泽不同而品种繁多。其中色彩鲜明、晶莹细润的冻石名品有“田黄”、“白芙蓉”、“水晶冻”、“荔枝冻”、“玛瑙冻”等。田黄以色黄者居多,具有温润、细腻、绵密的特性。光照下可显出内部具絮状、条纹状、网状等纹理,俗称“萝卜纹”。根据色泽的差别,又有“橘皮红”、“枇把黄”、“金裹银”、“银包金”等品名。清初因受宫廷青睐,衍为风气,故最为人们珍重。近世因资源枯竭,其价格扶摇直上。

白芙蓉也是寿山石名品之一,产于寿山东北月洋乡。色泽纯净,以月白为多,又有猪油白、羊脂白等色,质地细腻凝灵,历来被视为寿山石之上品。

莱州石产于山东掖县,因掖县旧属莱州治所,故名。石质较松软,呈层片状,色泽以绿色和近黑色为多,半透明,质地细腻,经打磨后光泽近玉,旧称“莱州玉”。清代已开采作印石及工艺品,石质属于隐晶质绿泥石岩。

此外,还有湖南的新化石、广东的广绿石、浙江仙居石、云和石、内蒙古巴林石等。巴林石色泽鲜明多彩,储量丰富,也是目前常见的石印材。

石质印材的鉴别

石印材的广泛普及,不仅为文人篆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条件,也使中国印章艺术的立体特征得到更充分的表现,丰富了其审美的内涵。石印材的选择与鉴别,实质上是对其自然美性状的体验与判断。

印石的产地分布广泛,品类繁多,石性、色泽及其欣赏、收藏价值也不尽相同。印石的鉴别除了获得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接触各种印石标本来积累感性认识。质地和色泽是鉴别品评印石基本的两个方面。

人们习惯上用细、结、润、腻、温、凝“六德”和粗、松、脆“三贱”来品评印石的优劣。

“细”,是石材精细,这是基础;“结”,指分子结合紧密,印石光泽和受刀效果都较好;“润”,指石质晶莹剔透;“腻”,是打磨后呈现脂肪样光泽;“温”,即石性含和沉着,无燥气;“凝”,是指石质结而润,视之似凝冻状。

所谓粗、松、脆,大致与细、结、温相对。质理是否细腻致密,色泽是否晶莹温和,有无或隐或明的裂纹,是决定石质品格的基本条件,而同样石质,又以品大、方正者为上。

“看、磨、刻”是鉴别的方法。“看”,需要结合平时积累的经验,包括辨识表面石色、光泽,冻石的内部透明程度和纹路。“磨、刻”是必要时的辅助手段。通过打磨可以鉴别石质是否含有细石英砂等杂质,也可辨出其细、结、温、润的程度;上品的印材,走刀爽利,不涩、不坚、不燥,发出轻微而清朗的声音,劣石则粗糙、艰涩而发爆裂或沉闷之声。

印石定名大多与其特有的颜色有关,因而鉴别优劣还需要看其石色是否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如青田石系的“兰花冻”,以色纯如嫩兰叶的微青色为佳;“桃花冻”、“鸡血”一类的彩石,除了底质纯凝外,以色块大而鲜明为优,“鸡血石”中的“刘关张”一品,则以白、红、黑三色相间分明为条件。总之,石色标准随各品种而异。

从古玺印时代到文人篆刻时代,印章材质的主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对于印材的审美观念也同样经历了重大的转变。但我们从以上简要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到,印材的不断拓展是一条明晰的线索。材质选择的经济文化含义,材质的多样化与艺术化,构成了中国古代印章的一个鲜明特色。因而了解历代印章材质的演化,不仅是认识中国印章审美历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同时也是印章鉴定的基本功之一。

上一篇:海外中国青铜器市场分析 下一篇:竹雕笔筒的雕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