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探索人文

时间:2022-07-10 11:56:10

立足文本 探索人文

摘 要:《风筝》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如何上好本课对学生今后鲁迅文章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一次偶然的听课入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那位老师教学方法的精妙之处以及本人对《风筝》一课中体现的鲁迅的人文精神的认识,浅谈了关于搞好本课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人文 精神虐杀 导入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99-01

读中学的候,语文课最怕的事情就是学鲁迅的文章。每次上课必是“匕首、投枪”,甚至于每句话老师都要详细讲解,一篇课文学一个星期是常有的事情。走上了教育岗位,自己也要面对学生时期最头疼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2011年9月22日,在锦州八中听了《风筝》一课,感触颇深。《风筝》节选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的一篇散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本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对于学生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正如学术泰斗钱理群先生所说:“鲁迅的作品原是有两重性的:一方面,总是针对着具体的人和事,不了解有关背景确实会给阅读、理解造成困难。但是,鲁迅的杂文又有超越性,它总是通过对‘这一个’的透彻剖析,而达到对‘某一类’社会、思想、文化典型的高度概括,这种概括常常是超越时空的。”

本课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有相当的难度,第一是异地授课师生之间的陌生,第二是对文章难度的把握,第三是没有课件、多媒体,如何吸引学生兴趣。在这节如同日常教学的课上,这节课不仅上的生动,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老师牢牢抓住“精神虐杀”这个关键词,使课上的主体思路非常清晰,并用别具新意的风筝形板书牢牢吸引了学生以及听课者的眼球。同时还预设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①“风筝浮动”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呢?(联系上下文回答)②“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从中你能看出其它什么社会意义来?③是什么使“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为什么心情沉重?从中你能看出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④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而且人物描写作为课堂分析的主要内容,不仅对于课文的理解有好处,而且对于今后语文的学有裨益。

(2)本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这样一篇意蕴深厚的文章该怎么学?深了容易使学生对鲁迅的文章产生畏难情绪,极其不利于学生对鲁迅文章的后续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本课的教学上,一改以往那种讲鲁迅必提其批判精神,必深讲其历史背景的老习惯,而从大家都喜欢的放风筝导入新课,大大减轻了师生学鲁迅文章的心理负担。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虽然文章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相隔的年代久远,但都是发生在孩童时代的故事,所以学生愿意接受。通过正确引导,学生也能意识到,作品中所批判的封建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存在,这就激发他们联系自身实际来理解课文,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3)本课没有使用任何多媒体手段。却非常重视朗读,无论是学生默读、自读、齐读、教师范读,都有所应用,这一回归语文本质的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功细微事物的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在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两个经典的细节:“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第一个细节描写的是弟弟对风筝的喜爱:“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这些都只是他看别人的风筝的表现,可以想像如果他拥有自己的风筝会是怎样的喜悦呢?第二个细节描写是“我”对弟弟最喜爱的风筝的毁灭:一“折”、一“掷”、一“踏”,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我”的“傲然”与他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些精妙的描写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层层深入地体会得到,绝不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教师口沫飞溅的讲解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有的老师说:“因为鲁迅感到当时中国社会非常黑暗,他特别向往光明灿烂的新生活。”笔者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以为鲁迅用心倾诉写一个风筝的故事,希望小弟理解。有一天小弟读了他的散文,吃大一惊,于是感动地哭着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这样鲁迅的希望就达到了,他就轻松了,不再悲哀、沉重。你觉得是不是?如果不是的话,你就来替我评论一下吧!笔者认为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可以概括八个字:严于自省,知错必改。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导入新课,同时也可以让生学会如何去体会课文中鲁迅的感情变化;让生通过进一步的读课文,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那时那景”的心情,此时的体会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再让生通过跳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思路,再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互动中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思路;最后再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编者的编写意图,让生明白文章的主旨。不引入写作背景分析,不采用主流观念分析文本,不参阅名家对《风筝》的经典解读,只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做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以期引导学生对文本主题有更深的理解,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自己慢慢体鲁迅作品中深刻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育在引进人文教育时必须考虑到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野草》里的哲学[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2] 钱理群.精神死亡的大悲剧之《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分层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创造实践机会 引导“经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