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书本 联系实际

时间:2022-09-28 01:17:39

立足书本 联系实际

摘 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核心理念,归根结底是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出“立足书本,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既立足书本,又联系实际,有利于活跃课堂,促进教学;有利于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立足书本;联系实际;课堂教学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经历着从如何使用新教材向如何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核心理念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教学一线的教师面前。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总结出“立足书本,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书本是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理论又是实践的基础,但只有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且书本中的知识更系统,离开了书本,我们的学习也就没有了相应的指向标,没有了目的性;一味地抛开课本,强调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这实际上是“舍本逐末”的作法。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以书本为起点和终点,以追溯、了解和掌握书本的知识为目标的。更为重要的是,只有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立足书本的基础上,通过书本的指示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的技巧,学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并理解周围的世界,进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掌握。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读书,从书本中获取教训。如此一来,就不会再重复别人的错误,并且能够以他人的成就作为我们行动的基础。

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书本,但是总的来说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的教学也要贴近生活。杜威的实用主义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为了引起学习者认知再构造的动机,教学中就要提供机会,让学习者思考和表述他们的观点,鼓励学习者挑战和反思。而教育的本义更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习生活,学习做人,学习生活的本领。学习生活,研究生活,发觉生活的意蕴,都应包含于教育之中。离开了生活,也就无所谓教育,更无所谓教育的成功和作为。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如果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同样,学过的知识能及时地加以应用和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我们的教学要注重挖掘教材中关于联系生活实际的事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在立足书本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

虽然知识源于生活,我们可以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得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面对绝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被动地学习,读死书、死读书,学习方法僵死,相当一部分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积累极度匮乏,既没有养成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也不具备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教学更应该改变以往的偏重于知识的机械识记、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书本的相关知识同学生的真实的生活相结合,做到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发表意见,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提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源于生活的知识,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但只能是在立足书本的基础之上。立足书本,联系实际对我们的教学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立足书本,联系实际,有利于活跃课堂促进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大多是紧扣教材,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体现一节课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思想。然而,这种以教师讲述为主要方式的教学,重教材,却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自觉主动、探究性学习,更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最终结果只会是整堂课死气沉沉。由此看来,教材仅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工具。要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课内教学的互动与学生真实的课外生活相结合,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入手,将这些蕴涵知识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的视野之中,把所学的知识、经验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动手,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从而走近学生的认知范围,使我们的教学不仅变得具体、生动、直观,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立足书本,联系实际,有利于巩固书本知识

追溯本源,理论联系实际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书本知识传授与日常生活实际两者相结合的关系,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经历符合学生认识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究活动,启迪学生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也体现了课程改革“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要求。可以说,理论指导,联系实际,教学贴近生活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也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因此,从书本的学习转向生活的学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也是教学与素质教育整体相结合的需求。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巩固书本知识,进而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立足书本,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目标实践过程中既重视学生“双基”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继承性,同时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道德培养教育的实效性,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书本知识,而且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从重教到重学、从重知识传授到重能力培养、从重智育到重三维目标,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重教法到重学法的转变。重教材,却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想很好地实现新课标,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把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做到立足书本,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并鼓励学生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结合,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能在初步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与相关知识有联系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运用自己已初步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能有更深层次的认知、理解和掌握。从本质上来说,立足书本,联系实际,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最终达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极强的好奇心,对未知的、已知的知识普遍存在较为浓厚的兴趣的情况,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立足书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海县桑洲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让学生学好物理的两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