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曲以歌舞演故事

时间:2022-07-10 10:03:22

浅析戏曲以歌舞演故事

中图分类号:I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2-0000-01

何谓中国戏曲艺术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个问题来说可是众说纷纭。但概括最为简练的是近代学者王国维,他说我国戏剧是“以歌舞演故事”。梅兰芳也认为戏曲“是建筑在歌舞上面的。一切动作和歌唱都要配合场面上的节凑而形成自己的规律。”

“以歌舞演故事”是戏曲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戏曲艺术区别于话剧艺术的最本质的特征。戏曲的舞台表现以歌舞为主,并不是音乐和舞蹈简单的相加或混合,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化合,是一种“有声皆歌,无动不舞”的综合。是戏曲整个表现形式,以舞台语言,剧本和演出结构,舞台时空表现,演员舞台表演和观演关系等等,都沉浸到音乐和舞蹈的精神之中,带有浓重的音乐和舞蹈特征,因而由此衍生了中国戏曲表演的程式性、虚拟性、节凑性、流动性、表现性、写意性、叙事性、抒情性等特性,并形成了集唱、念、做、打等基本表演方法和表现技巧为一体的高度综合艺术。

戏曲来源之一是古代的巫和优,从巫衍化而来的是优的语言和表演,明显的具有寓言的色彩,他们常常用隐谐的方法在歌舞笑中讽喻诸侯,即“由此喻比”,“借外论之”。这种寓庄于谐的戏剧表演传统贯穿于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始终。从战国优孟衣冠故事,常被古人是为中国戏剧的起点,以“滑稽”为名。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魏晋南北朝《踏摇娘》到唐代参军戏,宋金院本,元杂剧及明清传奇,都是沿着寓言性的美学意识向前发展的。

中国戏曲艺术的寓言性与其上下场结构形式的歌舞行特征是分不开的。戏曲上下场分场结构形式早在宋金朝“勾栏瓦舍”时期已存在,它是从古代歌舞中的“勾队”和“放队”格局发展衍变而来的。上下场门古时谓之“古门”或“鬼门”,坡有诗云:“扮演古人事,出入鬼门道”可证之,这里面就包含着演出内容的寓言色彩。古剧之“古门”或“鬼门”后来又衍变为“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这种上下场门的分场形式把舞台的时空做特出的处理,加之虚拟化程式化的歌舞表演,是戏曲艺术的思想情感表现和处理得到了极大的自由。中国戏曲的形式是受到歌舞百戏的影响,在分场结构中,歌舞的成份很重。众所周知,戏曲就是以歌曲舞蹈来演故事。因此,戏曲的表演就与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

戏曲表演,有着动作的节奏化和舞蹈美的特点。所谓戏曲表演的舞蹈美,也就是指戏曲表演视觉艺术的形象美。这里,它概括着戏曲表演唱、做、念、打四功中被称为“做”、“打”两功。戏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等一切行当都是舞蹈化了的。在这一点上,戏曲与舞剧有共性。但两者在用舞蹈来再现生活和解释故事时,却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就舞蹈“芭蕾”的创作而言,它一般不采取再现生活的具体动作,而只取人体动作的表现力,变成肢体语言塑造人物,来表现其内心状态和思想感情。而在戏曲这门综合艺术中,它的表演大都是基于生活动作的。它的美学原则,就是把生活动作加以提炼、美化、夸张、使之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而臻于舞蹈化。

整个戏曲舞台表演以及舞台行动,是否全部都是舞蹈呢?自然不是。虽然,从戏曲表演如武打、起霸、趟马、刀舞、枪舞及耍手绢、扇子、绸子、翎子等舞台动作看,明显地给人以舞蹈艺术之感。但也有一些动作,如做针线活儿,上下楼、上下船、进门、开门等,动作幅度小,生活气息浓,无疑是对生活动作的提炼和升化。而这些美化的动作,在戏曲舞台上大都是深化在严整和谐的音乐节奏与旋律之中,是基于生活动作的舞蹈化,是动态造型艺术化,因而它们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舞蹈,然却是舞蹈化的动作。

从戏曲表演之行当来看亦是如此。由于每个行当不同,扮演角色不同,所表演的舞姿也各有其形态。就是一些最小的单元动作,舞台上一戳一站,都有其各自的造型。如旦角和小生用的“兰花指”一个盛开、一个含蓄,以及全身各部位的衬托和配合,都常常是和谐和具有韵律感的。可见戏曲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不仅仅是模拟和美化的生活,而且把它们给舞蹈化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整个戏曲舞台上,无不是舞蹈化了的艺术。正如有的理论家指出的“无动不舞、有声必歌”。戏曲里被列为唱功戏的《玉堂春》之类的戏,剧中人物除了吃重的唱念外,舞台动作都是很少的,但演员只要走到台上,他的一站、一走、一看、一转身、一抖袖……则无不是精湛的舞姿。从出场到下场的全部动作和造型来看,无不是节奏化、韵律化、舞蹈化了的。更何况一些唱、念、做、打并重的戏,如《挑滑车》《夜奔》等,都是很吃功夫的。所以说,没有一定的基本功和经过严格形体训练的演员,是没有能力真正走上戏曲舞台的。

戏曲表演中,无论是“做”的艺术,还是“打”的艺术,都是通过戏曲审美观来认识生活、提炼生活、解释生活的创作结果。它们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而又比生活更美、更集中,更强烈和更精粹。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外部动作,在戏曲体系里被升华为舞蹈美,即角色的外部动作。人们在生活中隐藏着的内心活动,在戏曲体系里,也被掘出并升华为舞蹈美。如《杀媳》中,宋江发现招文袋突然不见,此时他在台上之表演虽然没有一句话,但他内心的情绪,那陷于激烈的回忆和思索,全在那弹髯、抖髯、捋髯、抖袖、跌坐、亮相等一系列的强烈而又复杂多变的舞蹈动作中形象化地展示出来。这种视觉化的舞蹈动作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然而通过演员的这些舞蹈化的动作却真实地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展现了出来。

总之,中国戏曲不像西方话剧那么单一,歌剧以歌唱为主,舞剧以舞蹈动作为主,话剧以生活的语言和动作为主,而它是以歌舞演故事的一种形式,把歌、舞、剧三者水融,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整体。

上一篇:浅谈《屈原》双声叠韵词的运用 下一篇:西双版纳傣族村寨聚落景观艺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