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07-10 05:22:07

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情、分析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努力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

关健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标实施以来,老师们都在议论一个问题: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具有实效性。其实出现这样的疑问,问题的关键在于大部分教师都在以老观念、老教法去对待新问题“固步自封”、“穿新鞋走老路”,仍用老模式教新课程;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课堂变成了随意“创新”的“天堂”!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教”是为了“学”,检验“教”的有效是积极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是关注师生双方健康发展的教学。

因此,我觉得在新课程改革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而是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学生的听课效率高吗?”等等。 教师应在备课、上课、课后复习和练习等方面转变观念。

第二,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情、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认真分析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第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变组织教学为探究教学。在讲某些重、难点时,要给足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积极创设能激起学生回答欲望、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情境,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引导。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目中无人”,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课堂上教师应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组织有效的训练,并及时讲评,组织的练习要贴近教材,体现大纲,避免偏题、怪题,杜绝超纲,脱离教材和考试说明的试题,突出通性通法,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得,少出需要特殊技巧和方法才能求解的问题,训练的试题应是多数学生能读懂、上手的题目。同时训练需要反复,在反复中逐渐提高层次和难度。作为教师,应将教学的难度与要求有一个整体把握,分为若干层次,逐渐深入。训练还要及时反馈,认真讲评。在讲评学生答卷同时,教师自己还应该好好总结,评析命题的得失,以利于今后的命题更科学,训练更有效。

第四,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参与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进展情况。对学生的闪光点和失误进行急时的评价。及时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第五,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段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认真进行反思记载:(1)总结成功的经验(2)查找失败的原因(3)记录学生情况。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有利于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最后,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努力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一个过程,而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补充更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注意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及审美素质。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希望在生动活泼、和谐欢乐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剂、催化剂,兴趣和愉快的相互作用和补充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情绪背景,它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活动的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一定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效性和高效性。

上一篇: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分组竞赛法的应用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