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时间:2022-07-09 09:41:29

初中科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科学教学中,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创设条件,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合作小组共同进步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渐的深入人心,比如合作学习的方式。而新课标设立的目的本身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更能愉快放松的学习,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科中的文化知识,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能力。而初中科学这门学科的目标是增加学生的见识,拓展知识面,培养科学素养,而这些并不是简单的传授就能做到的。因此,合作学习,互相汲取自身理解的知识,有助于课程的推进,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方便教师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授,这样有益于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一、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背景和意义

1、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其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知识。由于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多,并且每一部分内容对应的思维方式又有较大的差异,这就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学生方面,由于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导致很多学生的科学成绩都不够理想;在教师方面,现在的科学教师原来所学的专业基本都是分科的,并且大部分教师长期进行分科教学。当教师要承担科学教学任务时,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2、加强理论基础和开展合作学习研究的意义。合作学习作为当今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其主要形式是建立异质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合作学习还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会获取多种意义的建构。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彼此分享思想,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此外,学生在共同探讨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还提高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科学教学中的实施探讨

有效的小组合作应该是人人有事做、有和谐的组员关系、每名组员都愿为小组承担义务,并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的融洽合作。那么,要追求科学课上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需要抓住以下几点。

1、全体组员的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应该是奋力合作的,保证全体组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没有掉队的,也没有单飞的。

许多科学教师仅仅知道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合作学习,他们似乎认为只要给学生分了组,几名同学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就是合作,不关心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对那些不能融入到小组活动中的同学视而不见,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习以为常,这样一来,有的学生就自然地被小组抛弃,某个学生的观点就成为小组的观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合作学习背离了合作的初衷,学生的科学探究也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越来越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小组中的方法很多,比如常用的小组分工法,小组成员各就其职,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组内角色,以防有的学生在组内无所事事。总之,在科学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多采用诸如小组分工法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活动,为每名学生分配组内角色,全体组员的参与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坚实基础。

2、和谐互助的组员关系。小组合作中,每个组员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因此每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在合作过程中,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组内成员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意见不一致正是科学合作中不同的思想碰撞产生灵感的关键时期,这时就需要组员之间和谐默契的配合,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互相帮助,协助完成。一节课短短40分钟,教师要面对全班若干小组,能像这位教师一样在学生合作的危急时刻发现问题,并帮忙提出可供操作的方法来解决是非常不易的。

但是,如果科学教师能够明白良好组员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发挥每名组员的聪明才智是合作的关键,善于观察,一定会在长期的引导下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完成科学探究。

3、组员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小组成员为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积极地努力,因此,组员应该拥有“我要为小组贡献力量”的责任心和“我为小组的成就而骄傲”的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它是小组具有凝聚力的条件,但是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教师在长期观察、多途径的引导中慢慢形成。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科学课上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形式也使得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追求组员的共同进步和集体的荣誉,只有让全体组员参与其中,建立起和谐互助的组员关系,使每名组员都拥有强大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才能让科学课上的小组合作更有效。

三、开展合作学习研究、实践后的体会和认识

在科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实践后,笔者及时进行了教学反思,感到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都很有帮助。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通过科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学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既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发展,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从而提高了科学素养。

因此,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勇建.初中科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N]

[2]郑瑞杨.浅谈如何提升初中科学课合作学习的有效性[N]

[3]谢尉民.提高初中科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J]

上一篇:探析让“生本教育”在课堂开花 下一篇:论如何指导中学生物理探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