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LTE―TDD/FDD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时间:2022-07-09 09:33:53

中国移动LTE―TDD/FDD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摘 要】探讨中国移动lte-tdd/fdd融合发展的理想网络定位、发展目标及分步骤实施思路。通过分析政策、运营商频率资源、中国移动农村市场发展情况等,确定在农村区域以EPC无线宽带方式发展900M频段LTE-FDD网络,具有建设快、投入少、覆盖广的优势,是中国移动TDD/FDD融合组网的切入点。

【关键词】LTE-TDD LTE-FDD 融合发展 无线宽带

中图分类号:TN929.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4)-15-0019-05

1 前言

目前LTE产业链逐步走向成熟,已经确立其在下一代移动通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据GSA统计,截至2013年10月,全球已有美洲、欧洲、亚洲等474家运营商投资LTE网络。LTE网络有LTE-TDD和LTE-FDD共2种技术组网方式。2种网络产业链在技术、网络建设、终端、设备商研发、运营商经营等多个方面支持融合组网。LTE-TDD/FDD融合组网已经成为全球移动宽带的重要演进方向。国际上,包括Hi3G、日本软银等公司已经开启LTE-TDD和LTE-FDD融合组网的经营模式。

中国移动已获得LTE-TDD网络牌照,2013年8月正式明确了终端多模多频段需求,将支持五模十频段的TDD/FDD融合终端作为LTE-TDD产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终端产业提供了明确的产品需求,加速引导终端产品的推出和成熟。文章将对中国移动如何走向LTE融合发展之路进行探讨。

2 LTE融合发展目标

对TDD和FDD网络定位主要从终端产业链、网络性能、时延特性、频段特性差异、覆盖能力和组网灵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国际上,FDD网络用户已超过1亿,相比200万用户的TDD网络,LTE-FDD产业链较为丰富;国内已将2.6G频段划给TDD网络,据业内预测FDD网络牌照的频段将在1.8G和2.1G,相对来讲FDD频段更低,覆盖更好;FDD相对TDD时延稍低;TDD相对FDD频谱利用率较高。2种技术均具有扁平结构的组网灵活性。

基于TDD和FDD的频谱利用率和现有频段的不同,对TDD和FDD网络的定位,采用分层建网,各有侧重的策略,理想的网络定位如图1所示。

FDD为第1层的LTE主覆盖网络,用来提供LTE的广泛覆盖,主要发展智能手机用户。

TDD为第2层的热点吸收流量卸载网络,分流热点区域的FDD网络负荷。主要发展智能平板电脑和数据卡用户。

网络发展目标如图2所示。

在LTE融合发展的主流背景下,基于网络牌照、频谱资源和已全面启动的LTE-TDD大范围建设的现状等多种因素,可以看出中国移动走向融合组网的道路还是十分曲折的。如何选择融合发展的切入点,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

3 中国移动发展LTE-FDD的切入点选择

先期中国移动可将农村区域作为FDD的发展重点,并将900M频段作为FDD承载频率,以无线宽带的形式发展,有利于与对手的竞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原因:

(1)中国移动固网宽带和3G宽带网络建设主要集中在地市和部分县城,截止2013年底,中国移动固网宽带用户占比不超过7%,固网用户数远小于电信和联通,农村区域尤其落后。农村区域仅依靠GSM网络,TD-SCDMA覆盖不足,缺少无线、有线宽带覆盖。电信已基本完成农村3G覆盖,联通也已启动U900建设,竞争对手借3G优势在农村地区以宽带和终端捆绑计划开展营销,拓展客户。因此发展农村FDD可以作为满足农村数据流量增长需求,与对手更有效竞争的重要手段。

(2)TD-SCDMA单载波带宽达不到国家对农村宽带的要求。

(3)中国移动农村3G建设没有低频段,建网成本远高于电信和联通。从移动现有频段看,只有GSM网900M及1 800M频段为上下行对称频段,而900M较1 800M穿射、绕射能力强的频率特点使其覆盖半径大约为1 800M的1倍,农村900M网络较1 800M网络覆盖更完善。FDD-900M覆盖半径与GSM-900M覆盖半径基本相当。FDD-900M下行最大路径损耗比GSM语音业务路径损耗大2―4dB,在5M带宽下,利用现有GSM-900M站址资源及天馈系统可以使小区边缘用户实现2Mbps的宽带业务。随着用户与基站距离的接近,用户宽带速率会成倍提高。

(4)由于支持FDD-900M频段的手机终端相对较少,同时支持FDD-900M、GSM、TD-L、TD-S的终端基本没有。中国移动定制的五模十频或者五模十三频LTE终端不支持FDD-900M,移动终端的缺少会限制FDD-900M制式发展。现阶段大规模发展手机数据用户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因此建议在先期采用CPE方式,作为数据回传手段发展无线宽带。

4 中国移动FDD-900M

的实现及成本分析

4.1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FDD-900M组网的实现

(1)网络架构及改造方案

FDD-900M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核心网部分,与LTE-TDD共用EPC。

传输部分,使用PTN承载,每站传输带宽需求为100Mbps。

基站侧,升级现有GSM基站,升级主控板或基带板,升级或替换射频单元,可共用天线。

使用CPE设备接入FDD网络,通过CPE提供的Wi-Fi提供无线宽带业务或者使用USB Modem接入FDD网络。

基站侧部分,主流设备厂商的GSM产品均支持同柜升级改造,共用天馈系统,如爱立信RBS6000系列、中兴BS8700/8800、华为BTS3900系列等。

(2)FDD-900M组网及GSM网清频方案

根据FDD技术特点测算,在2*5M带宽下,小区平均吞吐率达到8Mbps/4Mbps,单用户最大速率为36Mbps/13Mbps;在2*10M带宽下,小区平均吞吐率达到18Mbps/9Mbps,单用户最大速率为73Mbps/27Mbps。

根据GSM语音和FDD-900M数据2网业务水平,可灵活调整FDD-900M的组网带宽。在部署初期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采用5M带宽(890―895MHz)组网,随着业务发展,后期可采用10M(890―900MHz)带宽组网。

网络部署中,因FDD-900M已占用原有GSM-900M部分频段,为避免干扰,在FDD基站连续覆盖区域以外,需设置隔离带,隔离带内GSM基站根据LTE-FDD基站频段占用情况作网络翻频,清理出LTE-FDD占用的频率资源。隔离带以外GSM基站不受影响。

据此,在GSM-900M频段内,19M带宽的情况下,依据不同组网方式,隔离带内GSM网调整方案有所不同:

LTE 5M带宽下,GSM采用常规3*4频率复用,最大载频配置到S666,多重频率复用可达S888;

LTE 10M带宽下,GSM采用常规3*4频率复用,最大载频配置到S555,多重频率复用可达S555。

4.2 FDD-900M农村无线宽带模型及成本分析

(1)FDD-900M农村无线宽带模型

FDD-900M容量规划-话务模型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FDD-900M容量规划-话务模型分析

农村宽带话务参数 下行 上行 备注

2*10M载波带宽的小区吞吐率/Mbps 18 9 A:2*10M为理论速率

用户体验速率/Mbps 4 2 B:LTE用户体验速率要求

用户激活比(见注1) 30% 30% C:参考实验网的话务模型

用户占空比(见注2) 10% 10% D:参考实验网的话务模型

等效传输比例 3% 3% E=C*D

忙时同时传输用户数 4.5 4.5 F=A/B

小区支持最大放号用户数 150 150 H=F/E

单站支持的放号用户数 450 Min(H)*3

注1:江苏某2个城市实验网中用户激活比分别为19.37%和19.24%,建网初期建议取值30%。

注2:江苏某2个城市实验网中用户占空比分别为5.96%和6.13%,建网初期建议取值10%。

(2)FDD-900M无线宽带成本分析和其他组网方式对比

FDD-900M无线宽带与其他组网方式成本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FDD-900M的建网成本低于TD-S/TD-L、WLAN无线宽带及有线宽带,具有低成本、多用户、快速建网的优势,可为农村宽带提供快速接入。

4.3 FDD-900M组网小结

部署快:利用农村现网的站点、机房资源,站点改造简单、工程周期短、终端成熟。

体验好:满足宽带上网要求;单站支持用户数超过400户。

覆盖广:低频段覆盖广、穿透能力强;FDD- 900M可与GSM共覆盖;GSM与FDD-900M功率共享,覆盖不收缩。

易维护:GSM与FDD-900M共网管,电信级设备故障率低。

应用广:作为数据回传手段,可应用在交通、港口等多个行业,满足远程和实时传送的需求。

5 TDD和FDD分阶段融合思路

LTE时代受政策影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热切企盼FDD牌照的发放以进行TDD/FDD融合组网,这样移动靠TDD独步天下的局面就不能维持很久,移动须在FDD牌照空窗期利用现有资源进行FDD融合组网弥补TDD网络的劣势,其融合思路如下:

起步阶段:市区县城进行大规模TD-L建设的同时,在农村进行FDD试验网覆盖,作为农村无线宽带业务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

发展阶段1:随着GSM用户分流,GSM网络负荷减轻,TDD在市区县城网络负荷增加,在城区范围内引入建设FDD-1800M网络进行分流,TDD和FDD融合组网开始。

发展阶段2:随着GSM频谱的不断释放,更好的应对竞争扩大城区FDD-1800M覆盖范围,并在城区内引入FDD-900M,提供更好的覆盖效果和容量储备。TD-SCDMA网络进一步向LTE迁移。

最终目标:TD-SCDMA升级为LTE,形成FDD广覆盖及数据热点区域TDD连续覆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6.213.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S]. 2008.

[2] 3GPP TS 36.306.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8)[S]. 2008.

[3] 马玉松. 国外运营商LTE发展经验与启示[J]. 邮电设计技术, 2012(1).

[4] 吴慧敏,杨骅. TD-LTE多模多频终端发展分析[J]. 移动通信, 2013(13).

[5] 孙永杰. 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 LTE以融合应挑战[J]. 通信世界, 2013(31): 12-13.

作者简介

周广琪:工程师,学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现任职于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通信,曾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

段红梅:高级工程师,学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项目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通信。

王加义:工程师,学士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现任职于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移动通信。曾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

上一篇:面向四网协同及全业务的光纤物理网解决方案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流量计费灵活性的系统实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