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共享经济

时间:2022-08-05 02:26:14

论中国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共享经济

【摘要】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移动互联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和不可逆转的存在,而依托于网络平台的共享经济也应运而生,社会资源因此得以有效利用,人们生活愈加便利,然而这一商业模式的变革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发挥共享经济的优势,应对共享经济的挑战,将是本文最终要阐述的话题。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共享经济

1.中国移动互联网与其发展

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阿帕网,首先用于军事连接。1987年中国互联网建立,初始主要依靠拨号上网的方式,费用高昂,2000年后宽带网络价格下降,随后用户接入数量快速攀升。 至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了中国大陆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与此同时,随着2001年第一款智能手机出现,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络也呈现强劲发展。

移动互联网,简而言之,即互联网在移动设备上的延伸,也就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通过各种移动智能设备,包括手机,智能手表,电脑等随时随地接入而形成的网络。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不仅便携,而且嵌入了人的属性,如位置,移动速度,轨迹,时间及未来的各种体征,具有很强的一对一的身份锁定。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占比92.5%。随着网民数量的直线上升和信息渠道的打通,市场上产生了更多类型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共享经济”就是其中一种,其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让身处商业生态圈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基于同一个目标,在共同的平台上创造价值,这对于传统的商业模式来说,可谓一种颠覆式的创新。根据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今年2月的《中 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 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参与共享经济的产值 已经高达 1.95万亿元。

2.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发展

共享经济,作为一系列经济与社会活动的总称,被用来描述通过网络或者移动客户端实现的商品和服务的线上交易活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即物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整个过程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方,供应方和共享经济平台,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出行,住宿,生活服务及知识分享。

1978年3月,共享经济第一次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 L. Spaeth)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被正式提出, 而人们在更早的时间里就有共享物品和资源的行为,这一现象也一直都在延续,只不过受限于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往的共享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2011年前后,美国短租网站Airbnb和打车软件Uber的成功,使共享经济在全球引爆,在中国,小猪短租,滴滴打车,人人快递,爱大厨等创业公司以共享经济之名不断涌现,大大加速了这一模式的规模化和显性化,使这一模式逐渐成为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强大力量。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的优点

3.1高效的商业匹配效率

移动背景下的互联网具有便携身份标识,位置分享及双向信息交互的显著特征,为大数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所谓的大数据,即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挖掘分析客户和产品的特性,帮助程序员和产品经理更深层次地理解产品和用户。 淘宝就是一个拥有海量用户的大数据平台,它从每一个客户身上捕大量信息,手机号码,住址,消费习惯,时间和地点,历史购买记录等,集合这些数据, 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商品推广,针对性的广告植入,还可以对可能的关联性做未来预测,既减少用户做筛选时间,也大大节省了商家成本。 另外美团网也是一个鲜活的案例。通过手机定位功能,美团能够自动显示周边美食,休闲娱乐场所,酒店等,让用户和商家自动匹配。

3.2 规模经济使成本最小化

嘀嘀打车没有自己的车,如何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汽车租赁公司?从商业角度讲,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主要是共享平台,依托小前端,大后台整合闲置车辆,实现对该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部覆盖并产生联动,即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释放过剩产能,形成规模产业从而达到边际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再者,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分析,消费者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自身需求,供应者闲置物品中获得额外收益,可以直接调节供需平衡。平台必须做到一定规模,形成足够稳定的闲置资源供给,才能吸引用户到平台上体验共享经济新服务。反过来,顾客体验到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产品或服务,获得独特的好处,无论是更加便捷还是更加便宜,才能对新产品或服务形成粘性和依赖,正向促进和鼓励更多供给方的加入。

3.3 增加就业与再就业机会

共享经济,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即互相租借东西,有形的或无形的。它并不会止步于车辆和住宿的出租,而是不断向消费者和企业扩展,向雇主和雇员扩展,向每一个消费者和需求。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各自的移动客户端接入网络平台,分享或者出售自己的闲置物品,越来越多的时间灵活的兼职机会也将随之出现,就业耦合性将被打散。“失业”这一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人们可以将全职工作时间有机分配给共享经济,以此替代传统工作。据一位兼职Uber司机介绍,Uber每年为纽约提供10000新的就业就会。相信同样的效应也已被复制到滴滴打车和被滴滴收购的Uber中国的身上,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这一兼职工作将为他们带来相对可观的收入来源,同时呈现给他们更多结实新朋友的机会。 另外,共享经济在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分享和传递方面意义重大。个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打破物理世界的限制,将知识和经验无障碍的传播给无数接收者,从而使整个社会因此获益。例如,一名优秀教师上课,在一般情况下面对的学生是有限的。通过互联网平台,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课程无差别的传递给天南地北的学生,让那些在偏远地区,由于地域受限而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儿童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医疗、咨询和其他知识人才稀缺的领域。依托互联网,坚持以自由经济为方向的有形或无形资产的分享,将放大整体社会资产的价值。

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的问题与挑战

4.1 部分产业与行业难以形成共享或规模效益共享经济的物品可以是汽车,房屋,知识经验,理论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共享获取相应价值,但是由于共享物品的价值决定了共享意愿和需求的大小,只有具有易用性和稀缺性的物品才容易发生共享。而规模效益则要求产品差异化程度低,面对多元化用户需求,还是相对困难的。例如病人求医,通过某一个app来诊断病情,并进行相关的治疗,这一点还是很难实现的。

4.2 评价和信用体系的缺失

信任感是互联网社交的必要前提,在共享经济里,人与人的沟通与链接奠定了整个交易流程。共享经济的公司大多面临的是松散的个体,即便中间信用体系或许能够检测到个别不良用户,却没有办法避免全部。如果在乘车出行中我们受到司机的干扰,如果在小猪短租房未提供令人满意的住宿环境,该如何解决?这些都直接体现了信任对共享经济发展的影响。信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各种关系的根本所在,也是共享经济的存在本质。

在这个背景下,亟需建立可靠安全的个人征信体系,对所有社会个体的诚信有统一、可靠和安全的评价标准,并且由可靠的组织或政府机构统一维护和打通各个组织的信用数据。开放给有资质的企业查询和共享,为经济体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信用保障。

5.共享经济如何在中国更好的发展

5.1 行政管理与监管

从行政管理与监管角度,企业和政府机构需要同时作为。尽管无法要求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都自觉遵循市场规则,企业却可以通过打造各自的信用体系,如客服设立,线上评价,售后服务等,直接或间接地加强客户体验。同时,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亦可通过建立健全游戏规则,明确供应者,消费者和平台各自承担的责任,加强监督监察等工作,加大对扰乱市场运行秩序行为的惩罚力度,来整理规范共享经济这一新型商业模式。

5.2 法律支持

由于共享经济的出现,很多传统的市场规则被颠覆,消费者和生产者被重新定义。而法律,这一应社会实际需求和变化而产生的规范市场的强制性工具,也亟需跟上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针对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方,需求方以及共享平台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规范市场行为。今年7月28日新公布的《暂行办法》即从事网约车经营分线上、线下审核,还删除了对网约车数量的控制以及价格管控条款,取消了强制签订劳动合同规定,也删除了“不得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内容,从立法角度承认网约车的合法性,体现了中国主管部门的创新开放的理念,也适应了中国互联网和共享经济发展的需要。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共享经济,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事物和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碎片化时间以及闲置资产的大前提之上的。这一模式能否真正释放碎片化时间及闲置资产的价值是关键的关键。相信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法律监督的加强,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建立,共享经济,将如总理在达沃斯论坛致辞所言,使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为每个人都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壮大中等收入的群体,也让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去追求人生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 Viktor Mayer-Schnberger.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

上一篇:镶紫钻的加冕怀表 下一篇:少年的牛仔裤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