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血锂浓度的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7-09 08:45:44

精神病患者血锂浓度的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对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血锂浓度进行监测与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碳酸锂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198例服用碳酸锂治疗的患者均采用IMS-972电解质分析仪监测血锂浓度,并分析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198例中有57例血锂浓度1.2 mmol/L,提示68%患者达到用药浓度,29%患者未达到有效浓度,只有4%的患者出现早期中毒症状,因血锂浓度个体差异很大,在疗区标本的采取上应告知固定采血时间,早晨进食不影响测定结果,但应避免标本溶血;采集后的血液应及时进行测定,尽量不用分离胶处理的标本、溶血标本、高血脂的标本,均造成结果升高,采集后血液及时测定。

【关键词】 血锂浓度;监测;影响因素;碳酸锂

血锂浓度监测作为精神科常见监测项目,主要用于观察双相情感障碍等,治疗急性躁狂症时需要7~10 d[1],精神科医师十分关注血锂浓度的变化,由于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其治疗和毒副反应均与血锂浓度密切相关,急性期治疗浓度为0.5~1.2 mmol/L(美国精神病学会实践指南。2000)[2],维持期治疗为0.5~0.8 mmol/L[6]。现就本院住院患者198例服用碳酸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血锂浓度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对此作一些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IMS-972电解质分析仪及其配套定标液,冲洗液(深圳希莱恒公司)。

1.2 采血对象与器具 2009年5月30日至2009年7月正住院口服碳酸锂的住院患者198例,按剂量服药测定,12 h血锂浓度,采血时血锂浓度应已达稳态,采血器具由河南泰立公司生产的普通和分离胶真空采血系统。

1.3 质量控制 随仪器携带的质控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1.4 给药方案与方法 患者按医嘱剂量和给药方案服药,全日剂量多次服用,采血时间应距末次服药12 h,采血时血锂浓度已达稳态一般应在开始用药后或改量后至少5 d后统一按此条件采集,对经离心后血清标本进行测定。

1.5 统计方法 用(x±s)观察结果,使用SPSS 10.0对所有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r),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198例中有57例血锂浓度1.2 mmol/L,提示68%患者达到有效浓度,29%患者未达到有效浓度,只有4%患者出现早期中毒症状。

表1

198例患者口服碳酸锂后的血钾浓度

症状例数血锂浓度(mmol/L)%

达到有效浓度57

未达到有效浓度1330.5~1.268

早期中毒症状8>1.24

2.2 血锂浓度的动态监测 患者女,诊断为轻度燥狂,血锂浓度动态监测2个月共10次,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治疗初期血锂浓度较低,一次浓度为0.23 mmol/L。低于最低有效浓度,不能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医生随后调整剂量,后达到有效治疗浓度,随剂量逐渐加大,浓度也随之提高,有1例曾达到中毒剂量,为1.65 mmol/l,经调整剂量降到安全浓度,避免了毒性反应。整个监测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比较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2.3 溶血对血锂浓度测定的影响 在198例中有13例同样条件的住院患者采集普通两管标本,其中一管及时分离血清,另一管冷冻造成溶血,正常标本测得Li+浓度0.64±0.23 mmol/L,溶血标本测得结果(0.62±0.28)mmol/L,可见溶血标本高于非溶血标本。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4 高血脂对血锂浓度测定的影响 198例中有10例乳糜血和血脂高患者测得Li+浓度(0.36±0.23)mmol/L经饮食控制重新抽取后测得血锂浓度为0.33±0.21 m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5 分离胶对血锂浓度测定的影响 分离胶处理的血标本10例,同时抽取普通管测得锂浓度(0.43±0.26)mmol/L,普通管测得锂浓度(0.41±0.23)mmol/),两者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

2.6 不同采血时间对测定的影响 在这些患者中有名志愿者,待服药治疗稳态后,在不同时间早7:00、8:00,每各1 h采血样(累计10次)采集标本及时分离血清测定血锂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时间结果显著不同,最低0.41 mmol/L最高1.1 mmol/L,不同时间血锂浓度变化。

3 讨论

碳酸锂一直是精神科治疗心境障碍的首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双相障碍[4],锂口服1~2 h后在肠道可迅速吸收,达肾值浓度,然后慢慢下降至下次摄入,锂不经肝代谢全部经肾代谢,肾血浆消除率约达20%,肾小球滤过的锂80%左右经肾小管重吸收,血清半衰期8~20 h,血清稳态水平的形成需5~7 d,血锂有效浓度很窄,达1.4 mmol/L可出现中毒反应,在临床上使用碳酸锂有许多不良反应,体内血锂浓度过高会对患者的智力、神经和肾脏产生重大损害,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临床忽略。血锂浓度监测作为精神专科医院的主要监测项目,对预后锂盐中毒具有重要意义[4]。

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以上,而血液标本因素是影响临床化学分析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5]。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标本锂离子浓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提示临床服用碳酸锂治疗的患者,进行锂盐浓度检测时,应固定采样时间。经实验证实,溶血标本较非溶血标本测得锂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但是和血红蛋白含量或钾离子浓度的增高值均无相关性,过分高脂膳食的患者也引起测得结果轻微增高,所以建议禁肉食3 d测定血锂浓度。惰性分离胶是一种聚合高分子材料,不溶于水,具有抗氧化、耐高温、抗低温,测得血锂浓度偏高,所以分离胶处理的标本不适合离子选择电极法[7],在标本获取上应引起疗区的注意。

参 考 文 献

[1] 沈渔村.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93-413.

[2] 喻东山.锂盐引致不良反应的机制.四川精神卫生,2004,17(2):126-127.

[3] 宋世忠,辛素梅,董立娜,等.原子吸收技术在碳酸锂血药浓度测定中的应用.中国民族医学,2006,18(7):18.

[4] 冯志颖.精神疾病诊疗常规.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55.

[5] 张丽霞.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23:251-252.

[6] 张宏园,等.碳酸锂治疗剂量的预测.中华神经与精神科杂志,2002.

[7] 郭新胜,等.分离胶处理标本不适合离子选择电极法 临床检验杂志,2004,22:4.

上一篇:多层螺旋CT的MPR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