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成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王姝绘

时间:2022-07-09 05:12:37

调查成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王姝绘

王姝绘这个女人

因为王姝绘为人低调,所以她做的“成都80后小学教师倦怠情况调查”在她就职的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王姝绘30岁出头,却已经教过十来届学生。“机缘巧合做了老师,但却越做越喜欢。”一年能拥有两个很长的假期,这是人们羡慕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之一,但除了寒暑假能稍作休整外,王姝绘平时非常忙碌:有时她一天要上6节课,下课后便对着电脑备课到深夜,加班至凌晨是常有的事。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当老师时,王姝绘认为这是性格使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她觉得有种向学生传达了必要知识的成就感,带领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得过程,让王姝绘感到强烈的被认同。“这可能和我本身是80后有关系,80后不就是喜欢被包围、被关注,还喜欢人来疯吗?”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王姝绘”这个名字,搜索结果是一条学生发出的抱怨微博:“事隔一个暑假,我还是深深败给了王姝绘这个女人,不想上英语课……”王姝绘转发了这条微博,还特意挑出“王姝绘这个女人”这几个字作为转发内容。关于王姝绘是不是一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她很自信地接话道:“我想是的。”如果说王姝绘在教学中有什么自我要求,那就是“学高身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姝绘的00和微博,只在她课余准备资料时登录。作为一个“微博新人”,她总共发了不到50条微博:总结最近的心情,反省自己的言行,亮出自己的书法作品,或表达对旅行的渴望。

目前,王姝绘在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大学英语》《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听说》3门课,她形容自己的风格是:“要求虽然很严格,但上课的氛围可是相当轻松和愉快的。”王姝绘从来不会将“教师”这个身份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反,她往往会把个人的生活体验带进课堂,以此与学生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与思辨能力,这也是她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感到自信的原因之一。

有互动的工作才不易倦怠

当一名好教师,需要付出大量且持久的耐心。王姝绘说:“职业倦怠在过去几年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教师职业的核心在于帮助求学者搭建获取知识的桥梁,是辅助他人成材成功的,所以从业者极易产生工作倦怠。我作为80后的教师,很好奇我们这代人在这个行业中的倦怠指数。”

作为大学教师,王姝绘的研究对象却是小学教师,这是有原因的:“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求学群体,与中学生和大学生相比,更难以被管理、被教育和被说服,所以小学教师更易产生倦怠。”

从业者产生职业倦怠后,离职往往是最直接的结果,王姝绘调查的206名小学教师中就普遍存在频繁离职的情况。“其实离职率高很正常,你想啊,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不高,每天需要长时间面对低龄儿童以及随之而来的琐碎、烦乱的工作内容。朝前看,也很难看到有什么提升空间,因此自我成就感低。面对这样一份工作,大多数人都撑不下去。”王姝绘将调查数据与60后、70后教师倦怠数据比对后还发现:面对工作中的不满和过错时,80后更愿意推卸责任,将种种不顺都归咎于他人或环境等客观因素。

作为一个对教学工作毫无倦怠之心的80后大学教师,王姝绘表示,原因在于自己能够轻易从事业中找到成就感,学生也往往给自己带来惊喜。“现在的大学生一届比一届有想法,他们性格自我,接受能力很强,能通过网络很快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这使得我对他们的教学,更倾向于知识的互动,而不是简单的填鸭。小学教师在无法与学生达成有效沟通时,确实会感到沮丧,因为教学变成了单方面的输送,而不是你来我往的交流。”谈到调查群体的选择时,王姝绘略有遗憾地表示,原本她也想完成涵盖大中小学教师的全系列调查,但可惜目前时间有限,只完成了小学部分,希望以后可以继续。

在采访结束后的某天晚上,王姝绘在QQ询问了记者平时工作是否很忙之类的问题,而后说道:“忙归忙,注意劳逸结合自我调节,千万不要倦怠了哟!”

上一篇:中锋无为双蓝通病 下一篇:一场与爵士大师的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