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只眼看世界

时间:2022-08-19 05:48:51

另一只眼看世界

孰料设计观

对初中化学课本稍许残留一些记忆的人们,应该记得水泥加工中不可或缺的流程:从生料转化为熟料。杭州凤凰创意国际中心的前身是双流水泥厂,其中心位置矗立着的“擎天柱”正是当初堆放熟料的所在地。当旅德平面设计师何见平第

次见到这个场景,却觉得“熟料”的说法和字体是一个绝妙的组合。在他看来,设计的精髓应该是一种化日常为神奇的点睛之笔,而不是重复地制造视觉垃圾。抱着这样的理念,抹掉“熟”字的四点,一家名为“孰料”的设计品店就此诞生。

孰料,可以被理解成“世事难料”,正如设计潮流的变化令人难以捉摸:也可以戏谑地理解为不再“注水”,把扎根现实的原创孰料设计观带到人们面前。目前孰料设计品店中出售的设计品,大多出自何见平熟识的国外设计师朋友。比如德国的知名设计品牌Authentics系列背包、Donkey的趣味茶包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

“外星人”的插画书

相比被认定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来自瑞典的Emma Rytoft似乎更喜欢自己插画师和艺术家的头衔,因为她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冥想和涂鸦。在上海生活工作的3年里,她的作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展出,她的插画集中反应了当今大城市仕高速商业化发展和历史被忽视的大背景下,城市所体现出的那种“惯性繁忙”使人们被同化、失去个性的现状。

《Alien&Shanghai》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集、一本给成年人的图画书。它讲述着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客和上海这座魔都之间的奇妙化学反应。近日,大批旅居上海的海外人士齐聚在Vienna Cafe参加了艾玛与作者Finn举办的《Alien&Shanghai》的新书签售酒会。他们有的是企业高管,有的是城市浪人,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被上海这座魔都所深深吸引。“我想很多在上海的老外都能从这本故事书中找到‘外星人’降临这座城市的共鸣。”艾玛评论道。

与光影游戏

早在1666年,牛顿做了一次著名的光学实验,他用三棱镜将太阳白光分解。当一束看似简单的光射入棱镜,不同光线波长,不同的偏转角度,便产生了美丽而又神奇的色散效果。近日,互动创意设计团队Super Nafure Design在这一经典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添入了高端的数字科技成分,制作山了大型装置——“光觉”。这一作品连同“帕斯卡三角”、“花”、“旋”3件艺术装置共同在漆黑的展厅内上演了“The Scent of Light”新媒体互动艺术装置展。

创立于2008年的Super Nature Design团队由来自马来西亚的设计师郑连耀、杨源丰和留学马来西亚的上海设计师温昊组建。他们善于运用光、影、声音的变化讲述故事,希望观者通过亲身互动自行体会设计者的灵感和设计初衷。从繁琐又沉重的生活状态回到淳朴的自然平衡状态,正是Super Nature Design希望通过艺术设计理念与高端数字互动科技的结合传达给繁忙都市人的。

波普大师的罐头午餐

1962年Andy Warhol以“金宝汤罐头”系列绘画作品轰动了整个艺术界,为了庆祝该系列诞生50周年,金宝公司推出了限量版的汤罐头,让消费大众可以更贴近这位波普大师的作品。4款特别设计的标签展现了Andy Warhol的波普艺术风格,以橘色与蓝色、粉红与蓝绿这反差甚大的色彩给予视觉震撼与刺激!当年Andy Warhol曾被问到为何将汤罐头置入作品中?他嘲讽地回答,“20年来,我每天都吃同样的罐头当午餐。”50年后的今天,将Andy Warhol与金宝汤罐头这两大在美国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人和产品连结起来,用这样的方式庆祝是相当适合的。今年9月开始,限量金宝蕃茄汤罐头将在一些特定地区贩卖。此外,金宝公司也会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合作展览《Regarding Warhol:Slxty Artists,Fifty Years》。

留住童年

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回忆里一定有一条是坐在红白机前边吃零食边玩“超级玛丽”,然而自从PSP、iPad成为孩子们人手一台的玩具后,那个年代属于一群人的游戏早已不复存在,似乎各玩各的才是如今孩子们的习惯。“游戏机的繁衍换代中透露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自法国Museo Games的策展人、法国当代艺术家Plerre Giner展示着他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经典游戏机的同时,也向看“Play Again”展的人阐述着他的看法。Play Agaln游戏展从法国迁移到中国,成为一个流动的游戏博物馆。Pierre希望通过展览激起人们的回忆,同时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

托尼·克拉格的物体系

英国当代著名雕塑家托尼·克拉格(TonyCragg),以尝试用多种材质“混搭”以及大体量装置艺术作品闻名于世。但直至11月18日,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艺述英国”合作,才将这位影响当代艺术史发展大师的作品带到人们面前。现场展出了克拉格近三十年来的50件雕塑作品以及100多幅绘画作品。

走进略带“枯山水”意境的展览现场,无论是为克拉格赢得当代艺术最重要奖项之一特纳奖的钢铁作品《大教堂》,“小”到石膏和木头制作而成的《绝对的杂食者》,都是名副其实的“重量级”作品——几乎大部分的作品都拥有成吨计的重量。

出生于电气工程师家庭的克拉格,尤其迷恋物品材质带来的魅力。尤其是那件作品《哈姆雷特》,就连熟悉木制加工的设计师也琢磨不透艺术家是用什么方式把层层叠叠的木材压制成这件接近2米高的作品。

畅想新建筑的未来

未来城市会是什么模样?上海当代艺术馆前不久策划了一场名为“生活演习——2012建筑空间艺术展”的展览,邀请参与这场展览的建筑师们以艺术与建筑为主题创造新的建筑空间,畅想城市与建筑的未来。这些颠覆人们习惯思维的设计作品,包括阿科米星、大舍、冯果川、冯路等建筑师以及代岛法子、高铭研、赖雨农等艺术家的最新思考。这些实验性的探索涉及客厅、餐厅、厨房等人们日常生活的10种空间,颠覆常识对空间的理解,展示各种未来生活的可能。

上一篇:探秘成都最强火锅 下一篇:材质:无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