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初探

时间:2022-07-09 04:55:07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初探

摘要: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文化教学的意义,并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了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文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147-01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国家文化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日后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围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文化和自然概况等几个方面。

1.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它寓予人的思想之中,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对于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来说,价值观念最初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随后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逐渐树立。由于中西方人所生活的家庭、时代等背景不同,其价值观念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

1.2习俗文化。习俗文化是指由风俗

习惯积淀而成的文化,它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在习俗文化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与言语交际有关的习俗,如节日习俗、称谓习俗、问候习俗、称赞习俗、致谢(歉)习俗、色彩习俗、饮食习俗、禁忌习俗等;与非言语交际有关的习俗,即体态语,主要指身体、面部、头部的动作或身体某部分的姿势等非言语交际中的礼节习惯。事实上,不同的价值观念也正是通过具体的习俗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文化教学的策略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英汉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而在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又如,"狗"这个词在汉英两种语言里的表义都是一样的,但中国人常用"狗眼看人"、"狼心狗肺"之类贬义词语,而英语中有"lucky dog"(幸运儿)。A dog has it's lucky day.(每个人都有他的幸运日。)这样的习语,表明狗这个词在英语国家拥有褒义的含义在其中。透过同一个词的不同含义,窥见出汉英两个民族各自的心态和习惯。此外,以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宗教、文艺的反映,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3.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文化意识渗透

多媒体教学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我在教"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这篇文章之前从中学英语合作网上下载了几段BBC和VOA的节目音频,然后对比播放。让学生对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语音差异有些感性认识,并讨论英美文化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再进行教学,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在教授世界各国奇迹时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欣赏到了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英国的大笨钟、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新加坡的鱼尾狮,日本的富士山,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的图片,学生不仅熟悉了代表某一文化形象标志的历史、地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

4.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文化背景知识

对于文化教学,有的教师觉得太抽象、太锁碎、不容易操作,实际上,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好文化教学。我国初中主要以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公司合编的Junior English for China这套教材为主,这套教材越来越多地对文化因素予以重视,融合了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诸如文学、音乐以及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体现了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的深化。所以,教材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实现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勤于动脑,善于发掘,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英语文化教学。

5.结语

无论是英语初级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还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的方法,都应围绕"文化"二字做文章。也就是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寓教文化于教语言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吸收有关的文化知识背景,在学习文化背景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技能,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6.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85.

上一篇:培养学生英语课堂内外阅读能力 下一篇: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中学困生的听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