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囤积族的迷宫

时间:2022-07-09 11:59:13

6月下旬,一个默默无闻的美国小镇Bucks County突然成为全美人民的关注对象。起因是一场看似寻常的房屋火灾,但消防员因为数不清的杂物堵塞了失火住宅的所有门窗而无法进入施救,导致房屋主人命丧火海。

发生这样的事故,迫使当地消防部门对当地住宅进行了一场地毯式搜查。结果,发现这种家里堆满杂物以致进出困难的住户占到全镇人口的30%!其中,最让人不敢置信的一户人家,在房子里养了超过100只动物,包括50只猫、30只老鼠、20只鸡和8条蛇,主人和所有动物一起生活在充满腥臭味的房子里,而每一个软垫和靠枕都浸满了动物的尿液。

消防官员将此形容为“整个小镇被埋入了垃圾的坟墓”。

“囤积癖”这个词由此引来热议,甚至有媒体耸人听闻地说:“囤积癖和肥胖症一样,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国民病症。”又有好事者将名人中的囤积癖患者也给扒了出来,比如安迪·沃霍尔就有囤积癖,他会定期把桌上的所有东西—现金、艺术品、苹果核扫进一个纸盒里。他的家中堆积了数百个这样的“时间胶囊”。

那么,到底有多少美国人在疯狂地占有物品?美国是不是受到囤积癖侵扰最重的国家?而人们又为什么会对物品产生“欲壑难填”的占有欲?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美国囤积癖研究专家兰迪·弗罗斯特。

Q = 《旅伴》

A = 兰迪.弗罗斯特(Randy Frost)

Q:弗罗斯特教授你好,我最近读到华盛顿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说美国是世界上囤积癖患者最多的国家,你觉得是这样吗?

A: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充分证据证明囤积癖是一个全世界流行的病症,在人群中的比例是2.5%到6%,美国有600万~1800万的囤积症患者。

Q:那么你最早是如何对囤积癖产生兴趣的?

A:我的兴趣始于1990年。当时我在教一门有关强迫症的课,阅读材料中有一篇提到了囤积症。有个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但那时没有任何相关研究,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心理专家。我就对那个学生说,不如我们俩一起来做这个课题。于是我们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试着看看能否有囤积症人士与我们联系,愿意做个访谈。令我惊讶的是,我们收到了100多个电话。我们对这100多名囤积症患者进行了第一次系统性的囤积症研究,并在1993年发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从那以后,我就常常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囤积症患者来信,倾诉苦恼和寻求帮助。

Q:能用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案例来描述一下囤积症的特点吗?

A:《囤积是种病》一书中的主人公艾琳(Irene)身上集合了几乎所有的囤积癖症状,她与这些症状作斗争的过程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窗口去理解这种疾病。比如,艾琳无法去任何大城市旅游,因为她害怕看见街角堆积的过期杂志和报纸。只要看见这些东西,她就挪不动步子,心想:“看哪,在那堆东西里,很可能有着某条重要信息能够改变我的人生,我怎么能无动于衷地一走了之呢?”为了抵抗把所有旧杂志报纸搬回家的这种冲动,她必须要转过脑袋,或者绕道而行,以便让自己看不见那堆东西。最后,她干脆哪儿也不去。和很多囤积症患者一样,艾琳没有什么古怪的嗜好,她囤积的东西都是最常见的物品,她将之视为保存记忆的胶囊。有一次我帮她做物品清理,我仅仅是把一张过期的银行收据信封放进垃圾箱,她就失声痛哭。她说:“我感到我失去了生命中的那一天。如果我把东西都扔掉,我也会失去我的全部记忆。”很显然,那个信封是她回忆的视觉通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同样的事情,所谓的“睹物思人”,物品常常寄托着我们的情感。但囤积癖患者会将这种寄托上升到生命价值的层面,觉得如果失去这些物品,他们也随之失去存在的能力。囤积症的第三个特点是杂乱无章的物品使得他们无法在家中正常生活。比如艾琳,她的家中只有窄窄的通道让她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房门也完全被堵死,进出只能经由车库,厨房和卫生间也因为堆满东西而无法使用。

Q:一般认为,老年人喜欢囤积物品,因为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所以不舍得丢弃物品,总觉得以后能用上,而年轻人应该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吧?A: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囤积症患者都不太老,甚至有年轻化趋势,而且绝大部分囤积者出生在良好家庭,从未经历过物质匮乏,甚至有很多朋友,在社交场合极为活跃,但依然会珍视自己拥有的每一件东西,希望留着备用。刚才提到的艾琳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今年刚满40岁,出身在中产家庭,从小生活优渥,性格开朗活泼,极富幽默感,但她仍然为囤积癖所困扰,甚至因此导致了家庭破裂。

Q:但为什么囤积者容易给人造成孤僻、内向、古怪的印象呢?

A:这大概跟媒体的渲染有关。对我来说,囤积者不仅不可怕,而且通常都特别聪明、外向和友好,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尤其敏感,所以常常在一件别人眼里无用的物品,在他们眼里却具有不一般的价值,比如一个破水壶、一个盘子碎片等,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愉悦。可以这样理解,囤积也许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失控的结果。

Q:你这么一说,我想起美国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就叫做《囤积狂》,每一期都以一个囤积者为主角,请心理医师为其会诊,在节目最后把主人公的家中杂物全部清空。节目中的囤积者的确大多以邋遢、古怪的形象出现。那你觉得这个节目怎么样?

A:有利有弊吧。好的方面是这个节目起到了普及作用,让人们了解到这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懒或脏的问题。不好的一面是,电视节目有靠夸张来吸引眼球的动机,所以这些节目往往把囤积症患者塑造成“怪人”或者“可怕的人”。实际上,患有囤积癖的人和你我一样,并不特殊。此外,这个节目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觉得可以随便走进一个囤积癖患者的家,把他的东西都扔光,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这是完全错误的。这种做法只能暂时地清洁房子,但不能治愈患者的心理疾病。房子很快又会被填满,而且患者会彻底排斥外部的帮助。

Q:也就是说,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把囤积症患者的东西通通扔光,那样不仅无法治愈他的疾病,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A:没错,这种行为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恶化人际关系,使未来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Q:我很好奇囤积者一般会囤积哪些东西呢?

A:一个囤积者平均可在家中囤积20吨的物品,很多时候,物品的重量可以毁坏一座房子的结构,导致建筑坍塌。囤积者囤积一切东西,常见的有石头、贝壳、包装盒、食品、玩具、工具、过期报刊、衣服等各类杂物。而且,很多囤积者也会囤积动物。

Q:这让我想起前两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则新闻,一个女士在家里养了上百只猫,她自称是爱猫人士,但猫的生活环境非常糟糕,屋子里肮脏不堪,很多猫都处于饥饿或疾病状态。当时很多人抨击这个当事人是虐待动物,但现在看来,实际上她是动物囤积者吧?

A:听你的描述的确可能性很高。最近美国有个新闻是关于一个动物囤积者,他在自家房子里养了超过100只动物,包括50只猫、30只老鼠、20只鸡和8条蛇,主人和所有动物一起生活在充满腥臭味的房子里,每一个软垫和靠枕都浸满了动物的尿液!但遗憾的是,

目前有关囤积动物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我们只知道,囤积动物与饲养宠物的最大不同是囤积者无法保持清洁以及给予动物以适当的照料。

Q:那么囤积癖就是强迫症吗?

A:囤积症跟强迫症不同,强迫症患者感到很痛苦,囤积者则很享受获得和翻看自己的物品。这表明囤积者非常敏锐,感知视觉细节的能力很强,拥有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和欣赏日常用品之美的能力。很多囤积者称自己是艺术家或手艺人,他们保存东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手艺。很多人确实技艺高超,但不幸的是,太多的物品妨碍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艺术作品一直没做出来。

Q:我采访过不少艺术家,他们都有大量收藏,那么收藏和囤积的界限在哪里?

A:最大的分界点是囤积者的物品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他无法邀请别人到家里来,房子里的设施也无法正常使用,比如洗碗池和浴缸里都放满了东西。收藏者一般都对自己的藏品进行了良好的布置和保存,并且乐意展示给别人看;而囤积者则无法有效地处理和维护物品,也不愿意展示给别人看。

Q:囤积症患者对自己的异常行为有意识吗,还是他们完全处于无意识的状态?

A:关于这点很有趣,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当我走访某个患者家时,他们会告诉我,“当你在这里的时候,我意识到家里堆满杂物的情况有多糟糕,这让我感到沮丧,但当你一离开,我就不再注意到那些囤积物,也不再觉得糟糕了。”所以,囤积症患者经常自得其乐,很少邀请别人到家里来,面对别人的目光让他们不安、尴尬,感觉糟糕。

Q:囤积症患者有哪些心理共性呢?A:囤积癖的病理特征有很多,而且经常会因为过去的创伤而加重,其中包括OCD(强迫囤积行为的发生),缺乏注意力(阻碍思维的集中),过分的完美主义(标准设立过高,一旦达不到就完全抛弃),还有一种儿童似的逃避行为,不愿接受和丢东西有关的不适感。囤积是一种生理和神经系统的疾病,而不只是一种可以在整理术指导人士一个下午的陪同下就能纠正的坏习惯。很多人以为囤积者懒惰或不讲卫生,其实问题要复杂得多。他们无法有效率地处理信息,他们知道自己有囤积物品的毛病,但声称自己只是没时间去处理它们。实际情况是,由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他们要花很多时间决定是否扔掉某件东西,这导致他们跟不上物品积压的速度。

Q:你在你的书里将这种状况称为“信息处理障碍”,是吗?

A:比如他们通常高度走神,有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的症状,这些病症导致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而不被其他事情转移方向。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是分类的,我们把物品分成类别,用这一体系来保存和提取物品。囤积者则很难加以分类,他们好像是按照视觉和空间来组织生活,只能记住上次在哪儿看到一件东西。囤积者在得到某种东西时,只考虑拥有眼前的这种东西会多么美妙,以至于忘记他们没钱买或没地方放。当要丢弃时,他们只想着他们将失去什么,不会想到丢掉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Q:你在书里也提到了囤积者将物品看作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A:这是一个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囤积者一般来说比较敏感,童年时期和成长期也许遭到过人际交往方面的挫折,以至于他们把情感寄托投射到物品上来。比如艾琳,她在学校期间一直品学兼优,却对人际交往感到不适,她觉得与物品独处的时光最为放松,并渐渐将物品视为“自我”的一部分。

Q:通常来说,一种病症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治愈,那么一个人患上囤积癖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A:囤积癖一般都始于童年,我们见过4岁的儿童就已经具有严重的囤积行为。最明显的症状是孩子对父母触摸、移动或丢弃家里的物品有激烈反应。比如在一个案例中,父母换掉了厨房里坏掉的洗碗机,5岁的儿子极度沮丧,并偷偷地到屋外的垃圾箱搜寻残片,带回自己的房间。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回答每当他回忆妈妈在饭后清洗餐具,那个洗碗机都带给他温暖和安全的感觉。

Q: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患上囤积癖后,应该怎么做?

A:囤积症患者的家属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他们经常花数年时间来试图改变对方,但总以失败告终,最后关系完全破裂。很多囤积癖患者都因为这种冲突与家庭决裂,这种决裂又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囤积者的症状和孤僻。我们的建议是,家人最好保持定期走访,这会让他们保持着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从而带来改善自我的压力和动力。我们的很多案例证明,只要患者本人表现出意愿,症状就有可能得到改善和治愈。但家人不要试图与患者谈论囤积的话题,而把重心放在关系的维护上。我和我的学生Tamara Hartl对此著有另一本书《如何帮助你的爱人走出囤积阴影》(Digging Out: Helping your loved one manage clutter, hoarding, and compulsive acquiring)。

Q:光靠患者本人及其家人就能够解决问题吗,还是必须要有专业心理医生的介入?

A:囤积是一个极难改变的行为。基本上只能靠患者本人。它不像其他很多心理疾病可以靠家人来帮助治愈。能够为囤积症患者提供正确治疗的专业医师数量也非常少,因为这个病症仍然处于被认识的阶段。让患者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互助小组也是一个方法,可以大家一起读一本有关囤积癖的书籍。美国目前已有数十个这样的互助小组。

Q:你觉得囤积癖是属于现代人才有的病症吗?它有没有呈现出扩散或恶化的趋势?

A: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得知。1993年以前,大多关于囤积癖的记载都来自于文学作品,比如但丁和狄更斯的小说中都有提到囤积症状。根据我们的研究,至少知道部分囤积癖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很多案例表明囤积癖具有家庭性,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很容易同时具有囤积嗜好。此外,我们还知道当囤积症患者面对物品时,大脑活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常,使得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评估体系与常人完全不同。最后,我们也知道囤积症往往从童年就开始(一般是10~15岁),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会变得极为严重。但囤积症是否是现代人特有的以及是否呈现出扩散趋势,这还没有结论。

Q:除了美国,你还了解其他国家的囤积症状况吗,比如中国?

A:是的,中国、日本和欧洲国家都有囤积症研究者。欧洲和美国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些,所以我们目前还不知道中国囤积症患者的具体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所占人口比例也应该在2.5%~6%之间。最近,中国艺术家宋冬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名为《物尽其用》(Waste Not)的展览,展品全部是他母亲在中国过去20年中囤积起来的,让人印象深刻。

上一篇:摄人心魄电光蓝 下一篇:“飞白”与“鱼虫”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