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对策与研究

时间:2022-07-09 09:38:47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的对策与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力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融资渠道狭窄的制约。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和经济扩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原因以及其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策略

一、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获得迅猛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同时,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障碍,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这既说明资本性融资与债务性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重要性, 又说明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在新的投资计划中, 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有所增加,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股票或债券融资增幅较大;同时, 随着企业的规范发展, 亲友借款在企业筹资方案中逐渐淡化, 企业开始考虑引进外部企业或是自然人作为战略投资者。但是, 除银行贷款外,股票等其他融资方式所占比重依然很小, 在样本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仍然是明显的弱项。

(二)国家采取的扶持措施及效果

在我国小企业融资的困难和障碍已相当严重,对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加,建立风险投资系统和信用担保体系,组建地方商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从整体上说,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已为中小企业逐渐增大融资的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已把优质中小企业列为特别重要的客户,但仍然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特别是贷款)的需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自身在经营和管理上存在题,这些问题致使其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企业融资必须达到的硬性而难以得到资金。影响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内因主要包括: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及财务信息普遍不透明。

中小企业普遍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弱、产品结构不太合理、管理水平低、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短期行为严重、普遍寿命短、经济稳定性差;同时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报表随意性大,真实性不强,透明度低,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资信状况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所以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不敢轻易放贷。

(二)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以及其自身结构,导致融资受阻。

小企业贷款以短期流动贷款为主,具有时间紧,次数多,额度小的特点,贷款的周转期难以准确计算,逾期的可能性较高。我国中小企业遍布范围广、涉足行业多、经济成分多元化、情况复杂,面对这样一个信贷市场,商业银行不得不加强风险管理,导致交易成本高,风险较大。与规模较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单位资金交易成本高,规模不经济。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面临风险与收益不对称,贷款意愿不强。

(三)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控制权问题。

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公司,治理结构并不重要,一旦企业壮大后就需要借助外部资金,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此时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完善,产权不明;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彻底分离,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权利集中或内部人控制现象,缺乏有效的制衡关系;关联交易不规范;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等等。这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和控制权问题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将不可能得到很好解决。

四、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由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所以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就需要一下几个方面因素结合体来进行解决。

(一)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

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财务部门建设,及时编制完整准确的财务报表,向放贷方披露自身真实的经营状况。

柴世品在《台州民营中小企业筹资渠道浅析》中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所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导致其融资困难,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此,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做好融资、投资等理财决策,确定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分析每种融资类型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树立全面理财观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完善会计控制制度,杜绝两本账、三本账等信息失真现象,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加社会监督力,及时、准确、客观、完整的向相关当事人提供财务信息,以获取投资人和贷款人的了解,从多种渠道以较低的筹资成本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在企业正确融资决策的指导下提高其融资能力。

(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适时进行改革,改善公司资产结构,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研制公司核心产品,提高公司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提高营业收入,为公司贷款提供担保与便利。要做到: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合法规范的经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把融资成功地进行。

2、重视技术创新。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生产附加值低。中小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尽快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新产品、新技术要极力引进;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改造传统的设备;要想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就必须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二是从企业内部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机制。

上一篇: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析 下一篇:谈多媒体技术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