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置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时间:2022-07-09 08:05:27

科学设置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摘 要: 数学游戏对儿童数学素养习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科学设置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课堂注意力和数学生活能力、运算能力。

关键词: 游戏 兴趣 思维 能力

游戏是儿童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最初的学习手段,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用游戏探知未知世界,儿童的很多技能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数学素养的习得也不例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游戏的功用,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第一,科学设置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对任何人的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加入探求行列,反之就如“小和尚念经”,耗时费力又没有多少效果。皮亚杰曾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缓冲地带。”我们可以根据儿童喜欢游戏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把抽象的概念、说教变成具体可操作的游戏,并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游戏中,达到“玩”中学的效果。

教学“线段、直线、射线”这一章节时,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理解直线和射线的区别,为此我设计了手电筒游戏。让学生自带手电筒,在封闭的教室里用光束表现自己理解的射线和直线,学生分组游戏,互相讨论如何用光束表现线段、射线和直线,聪明的孩子们经过讨论得出如下答案:手电筒照射在墙上看到的光束可以理解为线段;手电筒向外照射,看到的光束可以理解为射线;两个手电筒相背照射,看到的光束可以理解为直线。整堂课学生都被愉悦的氛围笼罩,整堂课学生都在思考、讨论、操作,当他们找到解决表现“直线”的方法,都沉浸在喜悦中,相信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直线、射线、线段这三者之间的异同。

第二,科学设置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实用主义代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数学规律,习得数学技能。为此,数学老师应该基于某一知识点创设适宜的情境和富有挑战性的模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探究热情,从而建构新的知识。

如教学《各种图形面积计算》时,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老师根据学校多功能教室不规则的特点,设计“瓷砖工人”游戏,游戏要求学生扮演贴瓷砖的工人,把旧报纸当做瓷砖给不规则的多功能教室贴上。学生进入角色之后,分工合作,把多功能教室划分成各种规则图形,然后丈量计算出面积,再根据面积计算出所需报纸数量,为了尽可能节约“瓷砖”和保持“瓷砖”完整,学生反复改变图形的划分方式,最终制定出近乎完美的方案。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识“误差”、“损耗”等课外知识,关于面积的计算,早被一次次的计算训练得烂熟于心。试想,如果没有游戏的魅力,仅通过大量枯燥计算训练面积计算,学生或许早就产生厌烦心理,哪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第三,科学设置游戏,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集中注意力保持时间很短,在复杂单调的运算类复习中更容易跟不上老师的“节拍”,出现众人积极踊跃,个别同学“开小差”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科学设置一个游戏,时时把每一位学生都吸引在游戏节奏之上,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在给低年级学生“复习两位数加减法”的时候,我叠了一个纸飞机信手在班级里“飞行”,当飞机落到某一位同学手里的时候,该同学起来口算老师一道题,算对之后由这位同学继续开动飞机,算错同学由别的同学帮助,但剥夺“开飞机”的权利。由于“飞机”降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每个学生都得认真听,又因为每个同学都觉得“开飞机”很光荣,所以每个同学都精心算,结果一节课下来,大家玩得高兴,口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提高。

第四,科学设置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回归生活的数学教学更很多专家提倡,诚然由于学校教学的独立性和小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还不能完全融入生活中,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学游戏,建构生活模型,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一章节时,数学老师把教室模拟成市场,师生扮演商贩或顾客,用儿童游戏币进行各种买卖,在此过程中老师根据需要设置一些较难计算的“账目”,让大家实际操作,老师相机指导或组织同学讨论、交流。游戏是全模拟现实生活的,所以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得到提升,游戏实现全员参与,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锻炼,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还设置了一道道“坎”,所以同学们数学思维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第五,科学设置游戏,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算能力的获得需要大量练习,但是单一的练习过于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从心理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引入不同的游戏进行训练。

低年级教学可以引入“跑得快”游戏,模仿扑克“跑得快”的规则,不过“扑克”上是一道道数学算式题,三人一组,每人二十张牌,限时作答,答对者牌出手,答错者牌留守,先出完者为胜。到高年级可以引进传统的“二十四点”游戏。这些游戏因难易程度适中,又不失趣味性和竞争性所以很受学生的欢迎,又因其训练题目的多样性和训练效果的扎实性很受老师的欢迎。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综合类的游戏培养学生多种品质,如模仿“闯关夺宝”设置闯关类数学游戏,在每个关口根据训练目的放入不同的内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于争先的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马丁・加德纳.萨姆・劳埃德的数学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

上一篇: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下一篇:试析初一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