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时间:2022-07-09 01:34:26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文学作品,而文学就是人学。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由其内容所决定,天然地要以人文价值为内核。那么,在《高语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把握人文的策略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的功能呢?

一、教学理念:工具人文并重,回归人本教育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尝作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不复需教,而学生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这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语文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高语新课标》重新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策略语文课程阅读文本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品质更加高尚,个性更加张扬。

二、教学目的:培养语文素养,完善学生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句话明确地概括了学生现代素质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现代素质的奠基工程和必备条件,利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人类优秀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大都积淀在优秀作品之中,要通过大量教学、阅读优秀作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唯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本领,才能成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是不在学生时期内学好自学的本领,离开了学校或班级后怎么能够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怎么能够成为富有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呢?

三、教学方式:鼓励自主探究,注重个性阅读

《高语新课标》明确地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高语新课标》指出,语文要“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要有民主平等意识,在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大胆放言,畅所欲言,大胆参与教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实现教学互动。

当今信息社会,竞争如火如荼,时时处处需要信息交流,如果没有一定“说”的能力是不能适应的。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的就是要善于设置能引起学生表达欲望的情境,使他们能饶有兴趣地、自由自在地说自己想说的话。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绪,扩展学生的能力,其素质才能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如“生活的追求”、“上网的利与弊”、“过去、现在、未来”等,引发他们的说话欲。当代的学生很注重“我”,教师可让他们谈谈自己的追求与困惑,谈他们读书的苦与乐等,教师在激兴求趣,给学生以催智能的良性刺激的同时,又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理有据地客观地去评判。

叶圣陶先生指出:“所谓教师之指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是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基知,非为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唯有在主体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其素质才能得到迅速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阅读是学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展示,由于学生个人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文学修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认识。语文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让学生有个性阅读的机会和自由、宽松的时空。俗话说:“车靠充气,人靠鼓励。”在课堂上教师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的大胆的说辞,即使是答错,也要耐心地指导,千万不能讽刺打击,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古人云:“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应贯彻激励性原则,挖掘出学生最可贵的说话“资源”,才能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再次,要利用朗读促进个性化阅读。朗读是将文学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用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文本思想感情和再创造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感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创造一个语文教学的情感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面对一部分学生30分钟后开始走神,教师用抑扬的声调、舒缓的节奏,将恩格斯沉痛的哀思表现出来,然后让学生集体朗读,学生的情感渗透进去,学生的精神亢奋了,学生也在朗读中融进自己对文本的感受和倾向。

四、教学方法:强调求新多变,张扬个性风格

《高语新课标》不仅注重教师创新教法,更注重教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教师要吸引住学生就必须对学生持正确态度,有积极进取、善于创新的思想,尊重学生,愿与他们共同讨论问题。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也同样欢迎教师富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并非易事,学生最怕老师讲套话,最怕课堂气氛沉闷。当代的中学生接触面广,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其丰富性和社会性使其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从饮食文化到服饰文化,从最新科技成就到国际形势格局都有所了解,并渗入课堂教学,那么你的语文课怎么能不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怎能不活力四溢?如果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既准确清晰,悦耳动听,抑扬顿挫,甚至在教学需要时能引吭高歌一曲,又怎能不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如在教《明湖居听书》时,在课堂上如能放歌一曲《青藏高原》,又怎么不使学生为之心动呢?怎能不喜欢上这位语文老师所教的语文课呢?

随着人文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随着语文教师对《高语新课标》内涵实质的全面把握,“语文教育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为终极目标”的教育思想正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并且逐步体现在广大语文老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将破茧而出,柳暗花明。

上一篇:迈好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下一篇:语文课堂中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