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杂谈(一)

时间:2022-07-08 08:29:50

电影杂谈(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资讯的发达,现在感到神秘的事情则越来越少。过去在人们印象中许多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事情已逐渐拂去了神秘的面纱,走出了“高贵”的殿堂。过去的电影,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令普通百姓望尘莫及,望而却步,电影人则被视为一群“珍稀动物”。而这么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人们精神追求的多样性,使许多人玩起了电影,尤其是DV摄影,让不少有着电影梦的普通人圆了梦,同时也为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可资借鉴的经验,丰富了电影的花色品种。

电影这门高雅的综合艺术形式不再神秘,以至于让我觉得它其实简单到就像写一篇文章或讲一段故事。这篇文章写得好坏,这个故事讲得是否动听,全依赖于写文章、讲故事的人的水平和素质,不过那是另一个层面的要求。中国人都懂汉字都能写文章,都会讲故事,假如说国家管理部门不加以审核与限制的话,人人都可以写剧本、编故事、做导演、当演员、拍电影,那中国的电影市场将会是一种何等局面。

君不见,前些年一农民企业家仅仅是因为对电影《人生》的喜爱便拟投拍《人生》续集,未得同意后另起炉灶投资并自己写剧本、自己主演了一部电影,当然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以票房的惨败而告终。同样也在上世纪末期,一位当时很著名且很有发展前景的女影星也是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地位,拉起了一个队伍,举起了导筒并亲自主演,影片拍到一半时已“弹尽粮绝”,在暂无后援的情况下搁置了很长时间,最后经多方努力与协调大概总算完成了,但是那位影星也从此仿佛蒸发一般,在她许多影迷的热切期许之中销声匿迹、了无踪影了。

如此这般,我在想若从纯商业、纯市场的角度看,不能说是好事,但起码是再正常不过了。就像申办、注册企业一样,只要符合注册的几个条件谁都可以注册企业,而至于你有没有经营与管理这个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工商管理部门则不去管你,但市场会给你一个答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自生自灭。但如果从资源方面来讲,这种情形无异于是一种有限资源的浪费。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电影的资源毕竟还是有限的,如果一部电影只是许多人陪着一两个人玩了一把,既没有市场的回报,没有观众的认可,没有社会效益,那种玩法是否太过奢侈,太过浪费了呢?

当然这种情形也不能完全排除会有偶然的成功,但这种偶然的成功需要一定的前提,首先你需是懂电影、懂市场的人,如果是盲人摸象,仅凭一时冲动、一腔热血,何来成功可言!

过去我们总认为电影神秘,是因为电影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科技,一种时尚,在其表现手段上比其它艺术种类要优越许多,甚至是其它姊妹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而今电视及多媒体、网络等的发展,电影也就不再显得那样“金贵”了。

当电影失却了它在艺术传播方式上的得天独厚的“霸主”地位后,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以平视的目光来审视和解读电影的机会和兴致。而当我们以平视的目光去看待电影的时候,渐渐地我们发现,电影不过就是一个思想的载体,一种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种精神的物化形态。它同农民的一块地,作家的一页稿纸,音乐家的一架钢琴,弹棉花的一个弓子从本质上讲并无二样。

话虽如此,电影也并非是一个什么人都能玩,什么人都能玩好的东西。

上一篇:西风白杨,一身凄惶 徐秀才=郝平 下一篇:顾炎武古韵阳部庚韵字演变研究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