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收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08 08:04:53

玉米增收的有效途径

摘要:玉米是保德县重要的粮食作物,目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玉米的产量,如何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仍然是农民关心的话题。本文通过科学选种育苗、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等手段向农民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实现增产,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关键词:玉米;种植;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9.017

玉米的收益关系着保德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发展保德县农业,必须重视玉米的增收增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可明显增加玉米产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选择优良品种

“粮食种为先”,可见种子在生产中的地位。选择优质的玉米品种可直接影响玉米的产量。当下玉米品种繁多,这就对如何合理选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了解品种的特性

购买玉米种子,一是根据需求选择玉米品种;二是选择包装正规,籽粒形状大小一致、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的种子。优良的品种和种子是丰收的基础,品种选择是玉米生产的第一步。 在生产上要选用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和种子。

1.2了解本地的气候特征

一个地区表现良好的品种在其他地区可能不尽人意,因此选择种子要根据本地土壤、降水、温度,做到因地制宜。

1.3 筛选种子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人工筛选,去除霉变、碎破以及遭受虫害的籽粒,确保种子有较高的质量。

2 科学育苗

掌握育苗方法,育好苗壮苗。播种要根据本地墒情气温决定。玉米的播种温度以土壤表层6~8厘米处连续10天稳定在12℃以上即可,低洼地一般晚播一周左右。对于气温,保德县地处北方,天气变化多端。玉米播种土温必须稳定在10℃~12℃,土温较低时,苗色容易发黄,形成弱苗。土壤水分必须满足玉米种子发芽出苗的需求。玉米种子的发芽需要吸收占种子绝对干种的48%~50%的水分。旱期播种一定要抢墒,必要时加盖塑料薄膜。

3 合理施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充分说明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茎叶茂盛,需肥量大,因此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实现玉米增收。

3.1化肥施用原则

播种时基肥要足,拔节期略施淡肥,灌浆期施重肥,需根外施肥。

3.2 科学施肥

玉米生长期应掌握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量。据试验,生产100公斤玉米籽,需氮2.5公斤,磷1公斤,钾2.1公斤。若亩产500公斤的玉米,亩需尿素33公斤左右,或硝铵50公斤,过磷酸钙31公斤,硫酸钾13公斤。

3.3 提高肥料利用率

育苗期以农家肥为主,配合化肥。农家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从而达到满足玉米生长期的需求。出苗到成熟期以尿素为主。

4 优化田间管理

为了促进玉米茁壮成长,达到丰产,要针对玉米生长发育特点,通过灌水、培土、防治病虫害等方法,强化各个阶段的田间管理。

4.1间苗

适时间苗、定苗。间苗一般在2叶期,定苗一般在4叶期进行,此时玉米籽的营养物质已经消耗完毕,幼苗拥挤则争肥水并影响光合作用;间苗定苗宜在晴天午后进行;病虫害以及发育不良的幼苗,经正午日晒,易蔫,易识别。留高度一致、生长均匀、茎肥壮的苗。

4.2 灌水

保德县十年九旱,玉米生长期一般需灌水4次。灌头水是在拔节孕穗期,此次灌水须透、足,需大约为每亩80~90立方米。花期为需水临界期,应根据苗情和土壤水肥状况灌水1~2次。玉米灌浆至成熟期时间较长,灌水1次,如遇干旱,可多灌1次,但不宜过大,否则根系易过早老化。

4.3 培土

培土可以防止玉米在生长期倒伏,也便于灌溉和排水,提高肥效。低洼湿地,培土可适量提高温度。但干旱和无灌溉条件的地块不宜培土。培土要把握好度,忌过早过深。据调查,在玉米开始拔节时,培土15~18厘米,到腊熟期植株会早衰、倒伏、灌浆不好、千粒重下降,比不培土的减产30%。

4.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导致保德县玉米产量每年损失10%~15%,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也是玉米增产的因素之一。生长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在地下害虫发生地片,轮作能有效杀死地底害虫,减少虫源。春播前的灌溉改变土壤温度、湿度,可灭杀90%~95%的害虫。在玉米生长期撒施农药,可防治多种地下,地面害虫。防鼠可用毒鼠药或捕鼠器。

4.5 强化采收管理

苞叶变黄时采收玉米,已成为本地收获玉米的习惯。事实上,苞叶变黄玉米并没有完全成熟。判断玉米是否能够采收,不能仅看苞叶,更要考察玉米灌浆是否终止。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是玉米粒变硬,呈现出成熟玉米特有的色泽。收获过早,生长期不足会缩短玉米灌浆时间,玉米粒瘪,水分大,品质差。有必要适当延长玉米生长期,稍推迟收获,是玉米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延长灌浆时间,让玉米生产潜力充分发挥。

5结语

保德县玉米种植产业快速发展,玉米种植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农民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合理种植,科学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冯冬梅.选择玉米品种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村科技.2008(12):58-58 .

[2]李瑞莲.玉米育苗移栽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3(03):21.

[3]陈光.玉米田的培土[J].农村科学实验,1998,(06).

作者简介:高美如,本科学v,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

上一篇:不亮黄牌 不开绿灯 下一篇:“童星制造”导写演练